目前的传统平台大部分做外贸的都被搞得精疲力竭,付出和回报比例完全失控,感觉就像个无底洞。
B2B平台在十几年前刚刚推出的时候,也没人相信,那时候阿里巴巴还是免费的,但是第一批人用的效果很好,那时候外贸也比较好做,不像现在竞争的这么厉害,所以,在前期的几年,大家都涌到阿里巴巴上,但是慢慢做的人开始多了,僧多粥少,自然就有了恶性竞争,到今天这个时候,投资B2B一般在3到几十万不等,常规的入门级大概3万上下的样子,询盘也会有,但是这些询盘大部分是群发或自动匹配的询盘,一个询盘发出来,会有N多个同行报价,竞争自然就厉害,询盘的转化率自然也就低,利润当然也不会高,很多都是在维持成本做,最要命的是,B2B平台上的客户没有忠诚度,因为这个平台太多机会,就像个大市场,有人出来喊一嗓子,一堆人围上去,所以,很难形成一个固定的流通链关系。做了几年阿里巴巴,到最后剩不下几个老客户。在B2B上接单,全靠抢,这就是B2B目前的一个状况,如果你够狠,就能抢到一些客户,但是做不长,利润也一般。
可见阿里国际站,对于很多外贸人来说,可算是又恨又爱,既然下定决心想要甩开传统平台,那就必须找到其他产品推广,寻找客户的方法。
首先可以帮到我们的就是
海关数据中可以看到采购商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中有一些是贸易公司,也是我们的客户,可以对他们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一些作为重点客户去开发。采购商联系人信息、贸易伙伴、采购周期、采购量等都可以看到。可以从贸易伙伴中找到一些给它供货的“贸易公司”,并对这些贸易公司进行重点开发,可以弄到大单子。如果你手中有海关数据的话,可以好好研究下这个方法,毕竟是花钱买来的数据,要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但是海关数据因为来自提单信息,很多是没有联系方式的。海关数据最有用的价值不是抢客户,是做市场分析用,看看你的产品发货量最大的是哪些国家等,海关数据的投入也不小,看你买多少国家,多少行业的,市面上的价格在几千到几万不等,如果前期舍得投入资源在产品市场分析客户信息采集上,可以试下,效果很不错。
展会开发客户——国内参加的国际性展会就是上海展,广州展,广交会,既有专业性的展会,又有综合性展会。广交会上谈成的客户质量高一些,上海专业展实在是太多年年参加展会的重复客户了,而且很多懂中国市场的外国人在里面套价格,经常是聊得很热乎,回来音信全无。其实关于筹备展会,展会中的接待客户和展会后的跟进都值得专门的一篇来说,国际性的展会就分专业看了,小白要做的就是争取参加展会的机会或者分到展会名片的机会。总体来说,展会客户质量大于平台客户质量,但不排除有重合的现象,客户先在平台上和你接洽,之后在展馆看展品,了解公司然后下单。
但是参展现在也有僧多粥少的问题,就是去参展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效果当然也成反比下降,客户看了这家看那家,而且投资比较大,动则就是上10万20万,消耗的精力也大,要发运样品、办理签证什么的,如果去之前没有充分准备的话,去了往往效果也不理想,经常都是拿了一些客户的名片回来而已。所以,展会什么的现在都不去了,如果您处于外贸前期,在做好展前准备的情况下,选几个重点的展会去参加,还是有必要,前提就是一定要做好展前的客户邀约和铺垫!
即使到现在,展会依然一直是大部分国内外贸企业脱离不开的开发客户产品推广渠道之一,大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在里面。
社交媒体: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在国内,微信、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占据了我们的大量时间,那国外呢?Facebook、LinkedIn等正改变着海外用户的社交习惯。
LinkedIn,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平台,用户数超6.3亿。目前全球已有3000万家公司加入了领英,其中4000万的领英用户处于决策层。
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截止2019年底,facebook每个月的活跃用户量高达24.5亿,每天在Facebook上的搜索次数高达15亿。
越来越多外贸人在这些平台上做产品推广,寻找客户。
因此,社交媒体上拥有大把的优质客户,十个外贸人九个都在这里寻找商机。
主要是用“关键词组合”来搜索目标客户,所以关键词的选择很重要。
产品关键词的选择:
可以参考国外目标客户网站使用的关键词;
可以参考国内竞争对手在B2B中广泛使用的关键词;
也可以用Google系列工具看看哪些产品关键词搜索量大,搜索趋势好。
关键词搜索组合一般采用:
产品关键词+进口商/买方/公司/批发商/零售商/供应商/邮箱后缀/公司名称后缀/…;中国公司被排除在高级设置之外,然后通过分析筛选就可以找到国外的目标买家。
以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抛开传统外贸平台,也一样能够达到产品推广,寻找客户的效果。
但这些方法实操起来必须要有效率,效率决定你外贸做得好不好。
利用外贸工具开发客户,可以说是集上面这些方法于一身,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外贸客户开发效率。
以上这些就是一部分外贸推广和客户开发的方式,了解熟练掌握好以上2-3点结合成自身的寻找客户开发客户的方式,灵活运用结合,早日逃离外贸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