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难熬
(1)订单来的慢;
(2)投入时间多;
(3)订单金额少
2-客户刁钻
(1)可能产品是传统加工业,行业价格透明,报出的方案得不到客户肯定;
(2)或者是公司给出的资源不够,客户不满意
3-公司刻薄
(2)公司资金不足,不能投入大量资源
emo,那是不是外贸员就没未来?
并不是,任何行业想要赚钱,都不轻巧。
接下来,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慢慢分解,逐一破冰;
订单来的慢的原因
(1)传统红海行业,竞争大,客户可选择的方案多。业务员本身技能不强的条件下,只能碰运气。
(2)行业价格透明,客户看报出的价格,基本能判断成本和制造能力。
比如:某些电源产品,内部PCB的构造,分手工插件和SMT贴片。手工插件的方案,可以理解为:出货量不大,不需要依靠SMT贴片,人工制作即可,大致判断是出货能力不强,小批量价格可能不高。SMT贴片:出货量大,必须依靠贴片机大量加工,但是一定会有MOQ限制。
(3)订单金额少,依赖某些平台,获得的客户资源基本都是终端客户,或者是小量级别的经销商,没有遇到核心的大客户。
客户刁钻的原因
(1)因为行业太红海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话一定是很困难的
(2)公司必须愿意付出沉没成本给新业务员尝试——这个和老板的格局有关。给多少?给多久?这个也和个人悟性有关。
所以:
(1)要避免寻找公司格局不大的;所以寻找了具有技术附加值的行业,行业价格虽然透明但是上下波动非常大,具有谈判的空间。
(2)自己必须学习:
外贸知识——毫无疑问,必须的。
采购知识——用于了解采购端的思维,而不是纯销售思维。
产品知识——必须要懂得产品。
行业信息——知道竞争对手,知道自己应该针对哪个市场重点开发,知道行业大佬,知道自己家产品水准等等。
五年外贸人讲故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故事,入行外贸离网电源行业五年,产品应用市场是离网光伏和车载供电电源。
最开始入行,公司有阿里巴巴平台。
前期依靠阿里巴巴平台接客户,通过散单找感觉,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学习产品,了解为什么客户需要这种参数,get产品知识。
中后期,参加展会,熟悉了行业信息后,很容易和客户聊到一块去。
开始接触具有多个决策者的大采购商,大客户谈判经验get,逐渐掌握大客户的采购决策思路,升级为正宗的to B业务员。
总结:心路历程
基本很平淡。
不打鸡血,合理晚上起床工作。
拒绝阿里巴巴的洗脑管理,拒绝整天盯着阿里巴巴索取询盘——因为行业不同,阿里巴巴无法给我们带来预期的大客户。
中间有迷茫过,因为一直钻在阿里巴巴平台,觉得不断的投入只能换来一点点的订单。哪一天阿里巴巴垮了,我是不是也不能做外贸了?
于是就开始认真自己研究怎么开发。
从一开始最简单的话术练习,开发信练习,方案选型,整体思维慢慢学起来。
比较痛苦的是,一开始学习到自以为有用的东西,但是效果甚微甚至没有。其实是硬借用别人的方法,不同行业的思维是不同的。做礼品行业的思维和工业品的思维是截然不同的。
时间用到了,精力也用到了,全心全意投入了,还是没产出,那就是方向和方法不对。
方向——自己慢慢分析。
不同行业不同做法。如果你是做礼品的,开发信应该侧重:今年流行什么色系,今年哪个世界性的活动要举办,今年哪个音乐节可能需要什么等等,而不是说我们家制造能力强,出货快,价格低——因为同行都是这么说的。你提供的,只不过是一句废话。必须要给客户一个方案,告诉客户我们能不仅做生产,也是为你创造价值,创造赚钱的机会。
方法——自己研究。
每个人方法不同。我也见过通过阿里巴巴接到很多大客户的人,只是我不习惯去用罢了。
最后,共勉,愿我们都在外贸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赚更多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