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关税开征:纺织业的“生死时速”
当ZARA、H&M等品牌宣布“2030年前100%使用GRS认证材料”,一场由中国纺织工厂东南亚代工企业共同参与的“认证军备竞赛”已然白热化。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再生涤纶出口增长47%,但其中83%订单流向GRS持证企业——无认证者,连报价资格都被剥夺。

解密GRS认证:从“可有可无”到“通关必修”
1. 国际买家的硬通货
GRS认证已非单纯环保标签,而是全球采购链的“信用证”。Adidas要求供应商开具TC交易证书追溯再生材料流向,沃尔玛将GRS认证纳入ESG供应商白名单——没有这张证书,产品甚至无法进入欧美商超货架。
2. 20%即入场,50%获黄金标
准入门槛:产品回收材料≥20%即可申请
品牌溢价:回收材料≥50%可使用GRS标志,终端售价提升15%-30%
认证杠杆:浙江某塑业通过GRS认证后,再生PET订单量翻3倍,拿下星巴克杯盖独家供应商

1. 可追溯(Traceability)
要求:从废塑料回收到成品出货,全链路数字化溯源
2.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废水处理:每吨布匹排放COD不得超80mg/L(严于国标30%)
碳足迹:需提供第三方机构计算的单位产品碳排放数据
3. 社会责任(Social)
突击检查:东南亚某工厂因消防通道不合格被取消认证
员工权益:必须为临时工缴纳意外险,培训记录需留痕

当每一件衣服都带着“碳身份证”
从H&M一件再生T恤的GRS吊牌,到巴黎奥运会的可回收运动服,全球纺织业的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GRS认证已不是“加分项”,而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入场券”。下一个十年,谁能在绿色认证赛道抢先撞线,谁就能在全球价值链上撕开一道上升缺口。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8456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