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假期前后,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不断。出现了硅料上涨,硅片和组件不断下跌的情况。
首先是硅料,已连涨12周,这期间,各类硅料价格涨幅均超过20%。
再来是硅片和电池片,这两者则持续下跌。隆基和中环在9月底纷纷下调硅片报价,降幅达6%~8%。P型和N型电池片也延续跌势,跌幅也是高达6%~8%。
最后是组件,跌了快一年,近期有止跌迹象。业内人士称,这不代表价格下降趋势结束。据光伏們报道,9月25日,国电内蒙东胜热电197MW组件采购中,P型545Wp和550Wp组件的最新价格已经下降至每瓦1.107元。
不仅是国内,全球光伏组件价格也一直在下跌。据德国光伏交易平台pvXchange统计,平均而言,所有类别光伏组件的价格已经下跌约10%。在光伏发电的历史上,光伏组件价格从未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幅下跌。
今年9月,欧洲光伏制造商Norsun宣布暂停其位于挪威奥尔达尔的工厂的生产,声称价格下跌和组件库存的堆积给欧洲太阳能企业带来了重大挑战。这种情况正在影响整个价值链,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成本组件,本土企业无法与之竞争。
今年年初以来,欧洲光伏组件价格已经下降了不止1/4。就在上个月,欧洲组件价格又环比下跌9.1%-14.3%。如果价格继续保持在0.15欧元/W和0.17欧元/W之间,就会出现本土光伏组件制造商的破产浪潮。
在他们口中低价的进口组件,大多来自于中国。要知道,中国光伏组件超过一半用于出口,全球每十片组件中有八片产自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欧洲政界人士和行业代表又开始讨论对中国太阳能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其中,德国太阳能行业又发出警告。
十年前,欧洲的光伏组件市场80%被中国产品垄断。
2012年,欧盟对中国出口的光伏组件进行了双反调查(反倾销+反补贴)。提起此次对华反倾销申请的,是一家来自德国的太阳能行业组织。
它指控中国光伏企业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将太阳能面板和部件倾销到欧洲市场。这导致仅2012年就有超过20家欧洲太阳能制造企业倒闭。
2013年,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关税。在当时,在太阳能组件等产品领域,欧盟首次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受此影响,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也不得不承受最高达67.9%的反倾销税率。但其结果是,这期间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大幅减少,欧洲推进太阳能布局的速度也随之放缓。
直到2018年,欧盟取消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中国光伏组件再次打开欧洲市场。之后短短5年,欧洲依然是中国光伏组件重要的海外市场。
而这一次,有了前车之鉴,欧洲业内机构也更理智,SolarPower Europe表示,贸易壁垒不是解决办法。历史证明,开展调查和实施太阳能贸易壁垒是欧洲最终的双输战略。
更重要的是,十年间,中国光伏产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发展迅速,逐步取得了国际竞争优势并不断巩固,已经具备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