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领域在不断拓展,我国与国外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
在这种汇率制度条件下,汇率波动具有经常性和不确定性,对外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生产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率风险。涉外企业更要理清外汇敞口管理主体,明确外汇敞口全流程管理思路与管控要点,以进一步提升企业风险中性管理精细度,有效保障企业经营效益。
1.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汇率变动而导致的折算为本币的应收债权或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
2.折算风险(会计风险)
折算风险是一种账面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产负债项目的本币价值变动的可能性。
3.经营风险(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汇率的非预期变动导致的企业未来预期收入、预期现金流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外经贸企业的损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经营性损益和汇兑损益。经营性损益来源于企业正常经营业务,而汇兑损益则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时,按记账本位币折算产生的差额。在企业日常经营中,从签订合同至收到(付出)货款再到结售汇,往往要经历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其间汇率的波动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影响,这就是汇率风险。
如:某企业在2020年7月1日签订了一笔10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以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707.1万元),在12月1日收到货款并结汇,当日汇率为6.525,企业收到人民币652.5万元,汇率波动使企业收入减少了7.7%;反之,若是进口企业,本例中则会使支出减少7.7%。
事实上,即便是最专业的汇率分析师,也无法准确预测汇率走势。对于企业来说,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才是最好的做法。在此,我们引入风险中性的概念,来帮助企业理解管理汇率风险的意义。
03什么是“风险中性”?
风险中性,指的是企业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的财务决策,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树立“风险中性”意识,有助于帮助企业聚焦主业,提高营收的可预测性,有效管理主营业务的经营风险。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使用避险工具锁定汇率,即可在未来收到外汇时以确定的价格结售汇。在确定的现金流下,企业可以减少经营成果的波动性,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安排生产和经营。
1、企业应树立“风险中性”的经营理念,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制定合理的套期保值策略,包括套保比例、产品选择、期限选择、交易方法选择等,定期修订完善策略,并从组织架构、工作机制、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比如,企业可以专门成立工作小组负责汇率避险事宜,建立长效监测机制,并加强对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等。
2、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主动了解相关汇率避险产品。目前,银行汇率避险产品种类齐全,主要包含远期、掉期、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合理使用订单融资、福费廷等贸易融资产品也可以起到规避汇率风险的效果。
3、企业在选择汇率避险产品时,应遵循简单适用原则,要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相匹。 配, 避免选择过于复杂的外汇避险产品,以免因产品运用不当导致更大风险。
1. 选择恰当的订单结算货币。在汇率风险敞口形成时点,企业业务部门可尽量选择国际交易清算份额较高的货币作为订单结算货币。
2、审慎确定订单预算汇率。在订单报价之前,业务部门应联合财务部门,选择相对保守且恰当的订单预算汇率。在确定订单预算汇率时,企业可考虑结算货币未来的币值变化,并结合订单回款时间节点,参考相应期限的远期汇率,以综合确定订单预算汇率,为未来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留出余地。
3、在外汇敞口存续期,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做好汇率风险中性管理措施的落地实施。绝对的汇率风险中性管理是指企业在签订海外订单的同时,要么形成外汇资产敞口与外汇负债敞口的自然对冲,要么开展相应的套期保值业务以锁定结算货币的汇率波动。
4、搭建全流程汇率风险管理监测和预警体系。通过搭建全流程汇率风险管理监测和预警体系,企业可实现外汇敞口横向全覆盖监测,并进一步实现企业汇兑损益动态的全程预警。涉外企业可以以海外订单为起点,将海外订单重要要素纳入统一的合同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管理,自动生成外汇现金流状况,搭建外汇敞口的量化监测体系,跟踪现金流变化,对未来汇兑损益进行预警,实现外汇敞口闭环管理。
来源:浙江95198
科橘科技“大橘市”小程序
提供
智能归类、原产地、税率、
涉证涉检、中美加征、双反、3C认证
等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