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分重视外贸经济的发展,也出台了很多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方针,其中最为显眼的一项促进外贸经济发展的政策那便是关检融合,关检融合的提出与践行,对于通关时效的提升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通关时效到底指的什么呢?其实,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通关实践操作上所花费的时间效率因素。由于通关自身包含有进口通关和出口通关这两项不同的通关形式,虽然大体通关操作相同,但是依照进口与出口操作上的某些差异点,进口通关和出口通关在时效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虽然从概念上对通关时效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是在外贸实践工作中,约定俗成地认为通关时效指的是从向海关提出申报直至海关审核完毕并放行的这个过程中的海关工作时间效率。
一直以来,外贸企业为了能够让进出口的产品尽快走向市场,往往会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力求提升通关时效。但是通关时效的提升并不是外贸企业单方面的因素,还需要海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能够配合海关部门,并提供好相应的通关需要资料,那么通关时效还是有所保证的,如果企业无法及时提供有效的单证,在加上海关部门平时工作繁忙,这时候企业的拖拉和不正规会给海关部门工作人员以不好印象,进而可能会把这个拖拉外贸企业的通关审核无限延后,进而拖慢了通关时效。因此,外贸企业为了有效提升通关时效,要重视海关部门的要求,并且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把所需要的单证提前备齐,根据海关要求依次提供,努力提升通关时效。
积极的通关时效即意味着外贸企业的通关申报可以较快地通关海关部门的审核,对于外贸企业的深入发展影响深远。首先,快速通过海关部门审核,既可以令货物快速转入到分类与流通当中,令产品快速抢占市场,在对商机的把握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通关时效过低,那么很有可能令企业的产品失去好的市场商机,进而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其次,通关时效的提升,可以令企业的外贸拓展实践工作迅如转入到下一个时期开发中,避免企业在某个项目中停留时间过长,增加企业的外贸成本,这对于外贸收益水平有着很大的压缩影响。最后,积极的外贸时效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积极形象,可以带动本国外贸经济的提升与发展。因此,于公于私,都应该努力提升我国的通关时效。
为了有效提升通关时效,需要海关部门和外贸企业双方共同努力。首先,外贸企业一方,在参与外贸交易过程中,注意保管好相应的贸易单据,在申请通关时,提前把需要的单据给备好,根据要求把单据主动提交给海关部门,这样可以免去海关部门在逐一通知的麻烦性。其次,作为海关部门,为了能够让企业的货物早日通关放行,要提升工作的效率,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按照外贸企业通关申报的顺序进行依次审理,如果其中有的企业多次通知,提供的单据证明依然不合格,而且提交态度不主动,对于这类明显浪费海关部门工作时间的外贸企业通关审核,海关部门可以酌情放后,有限审理其他外贸公司的通关申报文件。有时候为了提升通关审核工作效率,海关部门在实际工作实践当中,也要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工作。
当然 ,随着海关部门工作相关方面的调整与部署,现在各地海关正在处于一个改革提升的发展新时期,但是受到不同地域性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海关部门在通关上也有着诸多不同之处。但是不管怎样,企业自身为了能够自己货物早日通关,至少应该做好自己这方的工作。如果是外贸新企业,初次接触到通关申请等相关工作,对于其中的操作不熟悉,那么可以委托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现在这种通关委托专业机构还是很多的,企业可以找一个信得过的委托机构来进行,最好也要派个人进行学习,毕竟以后这些都是需要企业自身来独自负责的,所以企业最好还是早日学会并熟悉掌握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