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盟对循环经济的重视升级,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已成为跨境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核心合规门槛。随着欧盟税务监管趋严,EPR合规成为跨境企业出海的核心挑战之一。
调研显示,超60%卖家因对EPR申报流程、分类标准及回收义务等认知不足,面临店铺冻结、高额罚金等风险。
J&P集团简稚云专业团队精心编撰的《跨境出海指南》书中覆盖“欧洲税务知识、欧盟产品合规及知识产权知识”。
其中,在欧盟EPE方面,J&P集团简稚云《跨境出海指南》丛书为聚焦欧盟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旨在帮助跨境卖家系统性规避税务风险,筑牢合规化经营根基。
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简介
定义与目标
EPR要求生产者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尤其是废弃阶段)的环境影响负责,推动企业设计环保产品并承担回收义务,以减少废弃物污染。
适用范围
· 强制类别:包装、电子电气设备(WEEE)、电池、纺织品、家具等。
· 适用主体:在欧盟销售商品的制造商、进口商及跨境电商(包括境外卖家)。
违规后果
未注册EPR的企业可能面临商品禁售、最高20万欧元罚款(如德国)或刑事责任(如法国)。
二、欧盟主要国家EPR法规详解
1. 德国EPR法规
· 管理机构:包装注册由“德国包装注册局”(LUCID)负责,电子设备由Stiftung Elektro-Altgeräte监管。
· 核心要求:
· 注册后需申报销量并缴纳环保回收费。
· 包装材料需标注“绿点”标识(Der Grüne Punkt)。
· 费用结构:按材料类型(如塑料、玻璃)和重量分级收费。
2. 法国EPR法规
· 特色制度:强制使用“Triman标志”,标明产品可回收性。
· 分类注册:不同品类需向对应机构注册
· 数据申报:每季度提交销售数据,延迟申报将按日计收滞纳金。
3. 奥地利EPR法规
· 联合注册机制:可通过“奥地利回收协会”(ARA)一次性完成多品类注册。
· 重点管控:电池类产品需额外提交化学成分报告,违禁物质(如汞)禁止销售。
4. 西班牙EPR法规
· 合规流程:
· 向环境部(MITECO)申请EPR编号。
· 与本地回收组织签订协议,如ECOEMBES(包装类)。
合规建议与未来趋势
1. 提前布局:EPR审核周期约2-8周,建议在商品入仓前3个月启动注册。
2. 选择合规服务商:委托专业机构(如Léko、Landbell)可简化多国申报流程。
3. 关注动态:2025年欧盟拟将EPR扩展至化妆品和快时尚领域,企业需持续跟踪政策更新。
结语
EPR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的机遇。跨境卖家需以合规为基石,结合精细化运营,方能在欧洲市场行稳致远。
《跨境出海指南》推出欧盟EPR全品类合规解决方案,它无疑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一本极具价值的合规知识工具书。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对欧盟EPR的认识,还能指导企业全面了解欧盟EPR从注册到申报的根本问题,该丛书的出现,为企业的跨境电商业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