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ester
原创首发|骑鲸出海
2月25日,特斯拉FSD空降中国。
据消息称,特斯拉官宣在华正式发布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但此前马斯克曾经表示过FSD进入中国的困难,似乎FSD进入中国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而另一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李彦宏,正在让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业务加速出海。
2月11日,有消息传出苹果选择了阿里为国行iPhone开发AI功能,而不是百度。但同一天,李彦宏在阿联酋开幕的“世界政府峰会”主论坛上,与该国AI部长奥拉马对谈。李彦宏透露了百度自动驾驶产品萝卜快跑的成果:目前自动驾驶比人开车安全十倍,在中国的复杂路况下,萝卜快跑实际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员的1/14。
外媒报道,萝卜快跑最早今年上半年才在迪拜开始道路测试,而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引进阿联酋也在谈判中。同时,公开的招聘信息也显示,萝卜快跑正在迪拜等中东城市招聘员工。
18日,百度发布了2024年四季度与全年财报,在财报电话会上,百度也确认了萝卜快跑将加速出海业务。
这会成为疯狂内卷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出海的一个节点吗?
百度虽迟但到
“起大早赶晚集”是这两年业内对于百度错失多个AI机会之后,用得最多的一句评论。
同样,在自动驾驶领域,2013年入局的百度也是先行者。早在百度L4事业部成一年后的2016年,百度就获得了美国加州颁发的第15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但两年后的2018年,搭载了Apollo 2.0的无人车才第一次在加州公路上测试。
2018年,百度与厦门金龙汽车推出了搭载Apollo系统的阿波龙巴士,阿波龙在推出的同时便接到了日本软银集团子公司SB Drive的商业订单,将在日本小批量应用于一些核电站内部的人员接驳,或东京地区的高龄化社区的穿梭接送。但由于造价高昂,商业化场景应用有限,阿波龙巴士逐渐淡出。
随后数年,百度把自动驾驶的中心放在萝卜快跑城市运营当中,探索技术与商业化的闭环。
全球自动驾驶市场,正悄然发生变局,同行也先行一步。中东与新加坡凭借政策支持,成为自动驾驶前沿技术的“试车场”。阿联酋的“2030人工智能战略”与卡塔尔的“国家自动驾驶汽车战略”都制定了相关法规支持自动驾驶测试与商业化;而新加坡更是全球自动驾驶成熟度最高的国家,自动驾驶被视为解决城市拥堵、提升交通效率的手段。
2023年,阿布扎比建设了智能驾驶汽车产业集群,一批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哪吒汽车——均成为签约合作方,获准在阿布扎比亚斯岛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同年,阿联酋将全球首个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路跑牌照授予文远知行,批准在阿联酋全国范围内的公共道路上开展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和运营。去年12月,文远知行与Uber达成合作,双方合作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正式在阿布扎比推出。
在新加坡,文远知行也已经推出了自动驾驶小巴和Robotaxi服务;而小马智行也在新加坡与出租车运营商康福德高合作,推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大规模商业运营,在卢森堡建立区域性研发中心,为欧洲市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同一时间,萝卜快跑刚刚迈出出海的第一步:获得香港运输署批准首张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这是百度在中国大陆之外取得的首张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准证。
同行已经相继出海,百度为什么不急?
海外能否求生?
中国自动驾驶企业的出海热,与其说是被海外市场吸引,不如说是国内资本市场热度的变化: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发生144起投融资事件,融资规模达到了932亿元;而2022年,其融资规模下降240亿元,仅为上一年的四分之一。2023年投融资规模进一步缩减,全年预计为75.11亿元。
不少感受到市场寒冬的中国自驾企业,也主动前往海外求生。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也调整了自己的研发方向,从高度自动化的L4级向L3、L2等低级别“降维”,或者缩小应用场景,在公交车道、港口码头、物流园区、旅游景区等相对封闭可控的场景中测试与运营。
2023年底,易控智驾在澳洲与当地采矿承包商达成战略合作,提供矿用卡车无人化的解决方案。去年6月,九识智能获新加坡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成为新加坡首个将无人车用于供应链管理的项目。去年7月3日,文远知行的L4级自动驾驶小巴已在圣淘沙名胜世界开通载人运营路线,首批自动驾驶环卫车也在新加坡与当地清洁与垃圾管理公司合作,并在测试与投入运营。
但海外市场也未并非所有自驾企业的救命稻草。近日,纵目科技被曝陷入经营危机,公司停摆、创始人失联,高管集体离职并拖欠员工工资;曾多次裁员的图森未来,也在近日被曝高管内斗,广州总部解散;今年初,禾赛科技被曝比例高达30%的裁员,在去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49亿元。这些自动驾驶企业都曾布局海外:2022年,纵目科技在美国密西根Novi市设立了北美研发中心,禾赛科技也在硅谷圣何塞分布其办公室,图森未来则在2021年上市纳斯达克,成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
市场寒冬袭来,成本、安全以及合规也成为了自动驾驶企业的三座大山。此时,只花自家钱的百度,寻找增量的压力更小一些。
根据百度财报,2015年,正式成立了L4事业部后,百度每年在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都超过100亿。即使是在百度亏损的2019年,其研发投入也同比上升16%,超过了183亿元;2021年研发费用超200亿元,2022年为223亿元。近十年间,累积研发投入接近1500亿元。
但毕竟砸下重金布局多年,百度的自动驾驶商业化也开始变得越发迫切。2021年,李彦宏在内部公开信中首次明确了百度Apollo智能驾驶业务的三种商业模式:一是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二是百度造车;三是共享无人车服务。
最终,百度还是把重点放在了无人出租车业务萝卜快跑。最终在去年7月的武汉出圈。李彦宏也终于提前实现了2020年的预测:自动驾驶5年后将全面商用。
麦肯锡预计,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美元。未来全球自动驾驶市场,无人乘用车(Robataxi)将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到2025年,全球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乘用车销量超1500万辆,Robotaxi、无人配送等商用车场景加速拓展。
赚钱是第一要务
自动驾驶是相当烧钱的行业。去年赴港赴美上市的3家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如祺出行、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依然在亏损当中。
在研发烧了1500亿过后,显然百度更希望萝卜快跑能够赚钱:去年5月份,萝卜快跑官方声称,预计到2024年底武汉要实现营收平衡,到2025年进入全面盈利期。
去年7月,萝卜快跑在武汉成为话题时,其L4级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已经累计超过了6000万公里。去年10月,马斯克发布CyberCab的时候,萝卜快跑早已抢先成为全球唯一的前装量产L4级无人车,其自动驾驶的路线也已经遍布十余个大城市。
成本上看,萝卜快跑的第六代无人车的成本价仅需20万元,比3万美元的特斯拉CyberCab更低。而特斯拉在华部署的FSD功能价格为6.4万元,且车型要求在 2024年2月之后的Model Y/3,以及新款ModelS/X。
萝卜快跑接下来即将进入真正被考验的阶段:即成本、规模与效率的比拼。有萝卜快跑用户表示,平均一公里不到一元钱的低价,基本靠平台给予了用户九成的补贴。
而今年2月份,萝卜快跑也实现了100%完全无人驾驶运营,也就是说所有萝卜快跑不再配备安全员。而真正的无人化,才能真正降低萝卜快跑的人力成本,否则萝卜快跑仍然无异于一般的网约车服务。李彦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这是一个新的行业标杆,巩固了我们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目前,全球自动驾驶市场仍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业内尚无玩家建立行业标准话语权。谷歌旗下的Waymo,目前已经实现7×24小时、全无人的规模化运营,其每周订单量在去年8月份突破了10万次,同时期内已远超萝卜快跑的6.8万单。但运营区域局限在旧金山区域。(正与Uber合作并逐步扩展到加州其他城市)。通用汽车旗下的Cruise曾因安全事故一度暂停运营,2024年重启服务并与Uber扩大范围,但商业化进度大大落后。而具备量产能力与全球影响力的特斯拉,其CyberCab要到2026年才开始量产。
行业龙头尚未出现,因此各国对自动驾驶的政策制定也各有侧重。如德国在2021年批准了L4级自动驾驶在接驳班车与物流等场景应用;日本在2023年拟修订法律允许L4级车辆在限定区域运营;英国目前只允许L3级车辆的无安全员测试,并明确了自动驾驶的安全保险责任。在海外大部分国家,自动驾驶车辆都难以获得与常规车辆的平等路权。本质上也是不同国家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度的差别。
这也加大了自动驾驶企业在其他国家训练并获得更精确、更广泛的道路数据的难度。例如特斯拉FSD如果在华训练,其数据便无法出境,而美国也不允许FSD在华训练。对此,特斯拉直接选择了中国互联网上的中国道路短视频去训练FSD。但这样一来,FSD 的安全性能否得到保证就让业界存疑。
因此,自动驾驶企业在不同国家不仅要面复杂的合规,有限的路权,有限的运营区域,更意味着有限的盈利能力。毕竟,比起物流、景区与矿区等限定场景,打的与网约等乘用车场景才是更具规模的市场。因此,政策更为积极的阿联酋与新加坡,成为了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更青睐的出海目的地。
李彦宏在对谈时告诉奥马拉,将来在全球某个城市落地萝卜快跑,从技术上仅仅需要两周。除了“仅为人类驾驶的1/14的出险率”的安全性能之外,远小于同行的成本与时间优势,不仅是打开海外市场的钥匙,也许还会成为百度赚钱的关键。Waymo尚未驶出加州,CyberCab尚未量产,不少同行又转头做起了难度更小的物流、矿用等限定场景。而萝卜快跑不仅在国内城市有了成功商业化先例,出海到其他市场,会有更强的说服力。
如今,全球Robotaxi大战一触即发,不仅中企正在出海,国外巨头也在抢占全球市场。除了特斯拉准备在中国部署 FSD(完全自动驾驶)。去年底,Waymo也宣布出海日本,计划在今年初将25辆Waymo的Robotaxi送往东京;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的股价近期也开始暴涨;李彦宏也在电话会上表示,萝卜快跑将加速出海至中东与东南亚市场。而在2024年,中国自动驾驶的投融资也重新活跃,预计全年投融资规模达到719.88亿元。自动驾驶行业似乎再次迎来春天。
一直“起大早赶晚集”的百度,如今再次站在了风口上。而格局未定的全球自动驾驶市场,似乎成为了百度为数不多的机遇,能否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就看萝卜快跑能在全球跑多远,圈多少的地了。
参考资料:
自动驾驶技术出海难在哪——《环球》杂志
萝卜快跑走红、滴滴加码,中国Robotaxi大战升级——福布斯中国
萝卜快跑进中东,铺垫百度的野心——财富
百度自动驾驶10年 研发1500亿但走不出商业化困局 ——猫头鹰车志
一夜之间,萝卜快跑拿掉了所有安全员——量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