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利用钠离子(Na⁺)代替锂离子作为电荷载体,为锂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且可持续的替代品。它们的工作原理类似,在充电和放电循环过程中,钠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移动。关键材料包括钠基化合物,如钠金属氧化物或多阴离子化合物用于阴极,硬碳或其他材料用于阳极。虽然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于锂离子电池,但它们在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原材料丰富性方面表现出色,适合电网储能等大规模应用。目前正在进行研究以改善其性能、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
目前,全球钠离子电池正处于投资建设阶段。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建设刚刚在2022年左右完成,此后产能和产量都大幅增加。 2023年全球钠离子电池产量和产能增速分别为551%和214%,此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目前大部分企业投资建设投资集中在中国,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和成熟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基本相同,很多钠离子电池企业也是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厂家。
从产品类型来看,过渡金属氧化物(NaxTMO2)是目前主要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技术路线。据预估,2024年全球过渡金属氧化物(NaxTMO2)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51GWh,按销售额计算占全球市场的86.64%。多阴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电池同样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未来将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六年(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43.53%。
从下游产品应用来看,储能市场目前是主要的应用市场,目前用于储能的钠离子电池产品销量为2.15GWh,按销售额计算占全球市场的74.02%。钠离子电池因其安全性、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储能市场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其放电速率、能量密度等缺点在储能领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目前由于锂离子电池成本的下降,钠离子电池在汽车领域还很少应用,但随着未来钠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未来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将快速增长。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报告2025-2031”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54.3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