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作为全球投资者的角色正不断拓展和深化。随着国内市场的日益成熟与竞争的愈发激烈,中国企业为寻求新的增长契机并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开拓国际市场似乎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通过与其他国家构建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中国企业不仅能有效降低运营风险,还能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巩固外交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更使中国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关税措施和贸易限制,在合法框架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源:网络
本文汇聚多方资讯与官方数据,探讨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一起来看看:
一、对外投资增长态势良好
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4年1-11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05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以美元计为1479.6亿美元,增长9.2%)。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858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9152.0亿元人民币,增长12.4%(以美元计为1286.3亿美元,增长11.2%)。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
图表来源:China Briefing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
图表来源:China Briefing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
图表来源:China Briefing
这一增长是在2023年已创较高的 ODI 纪录的基础上实现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ODI流量达177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7%,占全球总额的 11.4%。中国连续 12 年(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后)位居全球前三,连续8年占全球总额的 10%以上。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 ODI 存量达 2.96 万亿美元,连续 7 年在全球位列前三。
平安证券此前撰文指出,据联合国口径,中国OFDI流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综合2020-2023年的表现仍领先全球,在全球的占比也在上升。对比FDI和ODI表现,2023年以来的月度数据显示FDI回落压力较大,但ODI仍保持增长势头。中国从“资本输入”到“资本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一项经济战略转变。2023年以来,中国出口与ODI增长趋势呈现“此消彼长”,体现中国企业主动求变“走出去”。
图源:平安证券研报
此外,2019年以来,在主要投资地区中,中国香港和欧洲ODI资金占比略有下降,而东盟和美国占比上升。中国香港ODI表现是中国对外投资总需求的“晴雨表”,近年来香港本土对内地资金的吸引力增强;中国对东盟ODI的较快增长,充分体现了“近岸化、友岸化”产业链布局需求;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整体保持韧性,其中对英国的投资上升、对欧盟的投资下降;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呈现弱复苏,同时对墨西哥的投资快速增长,体现中企在中美经贸不确定中积极突围。
二、制造业投资占比逐渐提升
随着制造业规模的持续扩张,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愈发显著。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接近5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30.7%,连续13年保持全球第一的规模。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庞大体量,也反映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过去中国的外贸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服装、家电和家具等传统“老三样”。但从2020年至2023年,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迅速崛起,2023年这些产品的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并实现了29.8%的同比增长,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型。
图源:网络
截至2023年末,中国制造业企业对亚洲的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441.3亿美元,位居首位。特别是对东盟10国的制造业投资存量,占对亚洲整体投资存量的36.4%,并比上年增长了11.4%。这一数据凸显了东盟在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战略中的核心地位,也反映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布局中的重点区域和增长潜力。中国制造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全球市场需求,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推动全球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变化和生产模式的转型,中国正在引领全球供应链的攀升。
三、对外投资大国地位日益稳固
自2023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发布以来,中国已连续12年位列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三,对外投资大国地位日益稳固。虽然自2017年以来受外部需求收缩、中美经贸摩擦、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增速有所放缓,但在高质量发展政策指引下,我国OFDI规模保持平稳增长,中国企业加快出海步伐,以适应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度调整、全球经贸规则体系的变化以及充分利用我国高水平开放的制度红利,立足新发展格局建立更加富有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出海企业投资更趋成熟,合规投入加大,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战略韧性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至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致力于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以谋求更为持久和广泛的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对外投资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1.68万亿美元;连续8年占全球份额超过一成,在投资所在国家(地区)累计缴纳各种税金5185亿美元,年均解决超过200万个就业岗位。
图源:网络
外资在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东道国而言,来自中国的投资可以为各类项目和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随着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国企业投资能够为东道国增加就业机会,企业经营需要大量本地员工,不仅直接创造了就业岗位,还通过产业链的带动效应,间接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就业。中国企业投资有助于促进东道国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与投资相关的进出口活动能够增加国际贸易量,加强东道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提升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逾八成中国企业扩大和维持对外投资意向,逾九成企业对中国对外投资前景持较为乐观态度,展现广阔机遇但也充满挑战,企业需要在战略规划、市场洞察、本地化运营等方面不断提升能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行稳致远。如有企业出海服务需求,欢迎联系,我们将提供专业支持与解决方案,护航您的全球化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