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量创历史新高,稳居全疆前列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塔城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贸易区共交易大宗商品5063车,总重量达114,515.47吨,货值5.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52%,业务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并稳居全疆前列。这一成就标志着巴克图口岸在推动边民互市贸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极培育市场与优化营商环境

为了抓住发展机遇,塔城地区政府积极发挥边民互市“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塔城地区采取了多项举措以激发市场需求,挖掘进出口潜力,并致力于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些努力使得边民互市贸易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统计,从年初到11月底,共有21家合作社和13家企业参与了边民互市交易活动,吸引了68,770人次的边民参与到这项贸易活动中来。

“一级市场”建设促进边民增收

为了全力开拓“一级市场”,即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市场,塔城市常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今年成立了自己的会计团队,专门负责为社员办理结算手续。该合作社成立以来,已经成功吸纳了164名边民加入。孔铭表示:“我们与各村对接,宣传优惠政策,鼓励更多村民积极参与边民互市交易。”他还提到,在他所在的村庄里,许多村民都参与到了这项交易中,有些边民每月能够赚取六七百元人民币。

自2018年8月起,巴克图口岸被确定为自治区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发展试点口岸,这意味着在这里进行的每笔交易只要不超过每人每天8000元人民币的限额,就可以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待遇。

推动“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

塔城市巴克图口岸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边民互市贸易区提供的政策优势,推动了“边民互市+落地加工”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粮油、干果、冻鱼等商品的大宗采购,而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原材料在当地加工成成品后再销售出去。这样一来,既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又保证了税收和产值留在本地,真正实现了惠边惠民的目标。

结算中心负责人陈浩指出,他们正在引导边民合作社采用“党建+集体经济”的模式,鼓励边民们共同合作开展业务,除了参加互贸外还可以从事货物装卸、运输等工作,从而实现多渠道增收致富。

创新发展“边民互市+电商”

进入2024年后,塔城地区积极探索“边民互市+电商”的创新发展路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构建了一个涵盖调度中心、数据汇总、监控分析等功能在内的综合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提高了贸易的安全性和效率,还促进了双边交流合作,扩大了贸易规模,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通过电商平台的帮助,边民可以更方便地找到买家或供应商,而不需要受限于地理位置。

激活“二级市场”,带动旅游业发展

为了进一步激活“二级市场”,也就是间接服务于消费者的市场,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举办了名为“相约试验区 畅游边关美景 乐享口岸魅力”的宣传活动。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巴克图口岸的魅力,也促进了丝路文化商品城的人气。游客们可以在促销期间享受到各种优惠和服务,如精彩的歌舞表演、互动抽奖等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四川游客刘丽感叹道:“现在的巴克图口岸变得非常时尚且便捷,这里的改变让我感到惊讶。”

此外,为了提升商品城的知名度并吸引更多顾客光顾,主办方还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年货节展销会、“三八”妇女节联谊活动以及一元公交游口岸等。目前,丝路文化商品城里有超过69家商户入驻,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涵盖了食品、酒类、针织品等多个领域。

提供便利支付服务

中国银行塔城分行与塔城市巴克图口岸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巴克图边民互市设立了首个外币兑换点。此举不仅拓宽了个人外币业务的服务范围,也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友人前来购物消费。

综上所述,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贸易区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和技术手段日益完善,预计未来该区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边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边民互市贸易平台的搭建,也可使用4PNT四方网络边民互市贸易平台系统实现互联网+边民互市贸易创新模式,实现一二级市场联动,通过云仓管理系统规范贸易监管,结合新零售和电商平台扩大商品销售渠道,并完善跨境结算体系以及通过数据集采实现商品全程可溯源等功能,可提供互市贸易交易、海关监管和物流服务,建立一个互市贸易与通关一体化“窗口式”服务系统。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76267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