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von der Leyen)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冯德莱恩演讲时称,“全球电动车市场充斥着平价的中国汽车,它们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而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同时,冯德莱恩还强调,“我们必须对我们面临的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
报道称,冯德莱恩还在讲话中提到了电动汽车对欧盟雄心勃勃的环境目标的重要性。“电动汽车关系到我们的环保经济,在欧洲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欧洲对电动车竞争持开放态度,但不接受‘向下竞争’。”冯德莱恩表示。
将在13个月内实施措施
据彭博社援引欧盟委员会表示,反补贴调查必须在启动后的13个月内采取措施。临时措施必须在不迟于9个月内实施,如果法律允许,在随后的4个月内将实施最终措施。
据公开资料,所谓“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是当进口产品以倾销价格或在接受出口国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低价进入国内市场,并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的情况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允许成员方使用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而反倾销的措施是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或进行价格承诺,反补贴的措施则是限制进口或征收反补贴税。
事实上,此前就有关于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施加压力的传闻。在2023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就曾表示:“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一定要高度重视,但不要盲目乐观,我们最担心的是国外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反倾销’,前两年传出消息了,欧盟下一步可能对我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兼产业研究部部长许海东也曾表示:“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来看,我们担心一些国家强制实施供应链脱钩,这种逆全球化的做法将会影响中国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此外,中国汽车产品出口还面临各种市场限制、加征关税等风险。”
13日,欧盟中国商会就反补贴调查一事表示高度关切和反对。欧盟中国商会表示,我们敦促欧盟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随意动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发展和经营成本。欧洲市场的开放应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并应为外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和无歧视的营商环境。
欧盟内部或存分歧
需要指出的是,冯德莱恩强调,此举只是欧盟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不公平做法的侵害,为了降低风险,并不是要与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脱钩。
而欧盟重要成员国法国的态度,或对整个事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警告称,中国汽车向欧洲市场的涌入削弱了欧洲汽车的竞争力。法国财政部已经在着手调整本国政府为购买电动汽车提供的补贴,计划将补贴与碳足迹和环保标准挂钩,旨在将中国电动车排除在补贴之外。
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表示,此举将有助于提振本土产电动车,避免用法国的公共资金资助外国产电动车。勒梅尔还敦促德国一起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保护欧洲工业。“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更主动、更创新、更能保护我们工业利益的欧洲工业战略。一天也不能耽搁了。”
今年,欧盟还对其国家援助规则进行了临时审查,寻求放松对国家援助的规定,重新评估是否部署欧盟级别的补贴,简化绿色项目拨款的立法,以促进电动车等产品在欧盟的生产,对抗美国和中国提供的大规模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内部或对如何应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仍存分歧。据上述报道,德国官员警告称,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可能会损害(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并导致在中国进行大笔投资的欧洲企业的日子更加艰难。
对中国电动汽车崛起感到担忧
欧盟这一系列举措以及欧洲行业人士的看法也从侧面凸显出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以及行业对欧洲汽车制造商能否与中国车企竞争感到担忧。中国是众多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所在地,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包括比亚迪和蔚来等车企正在加紧努力拓展海外市场。
据海关数据,今年1~7月,中国汽车已出口277.8万辆,同比增长74%,出口额达到552亿美元,增长103.6%。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达到63.6万辆,同比增长150%。陈士华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将稳超100万辆。
而欧洲更是成为中国汽车,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主要目的地。根据汽车咨询公司Inovev的数据,今年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中国品牌占8%,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4%。同时,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
目前,比亚迪、名爵等车企还有一系列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电动车即将在欧洲上市,如果这些车型获得成功,将进一步冲击Stellantis和大众汽车等欧洲汽车制造商。
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销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有观点认为后续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这些挑战包括与西方品牌的激烈竞争、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成见,以及需要适应欧洲多样化市场环境的压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济网、环球时报、财联社、浙江贸促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