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报关协会”发布消息,海关将加快推动应用商品条码的工作,选取部分进口商品引导企业先行应用商品条码申报。
商品条码,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的一组数字和线条的组合,通常出现在商品包装上,数字有13位(北美地区商品通常12位),线条粗细、间隔距离不等,用以标志商品的“唯一身份”。
商品条码被称为“全球通用商务语言”、“迄今为止最经济、最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其应用覆盖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整个供应链,成为服务于消费者、企业、政府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手段。
海关在通关环节应用商品条码,首先应当肯定应用技术的方向,同时也要认识到具体实践的复杂性:
从好的方面说,商品条码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通关效率和执法统一性,促进贸易便利,同时,可以实现从消费终端到码头的全过程追踪,增强贸易流程透明度和消费者安全保障;
从不利的方面说:目前条码适用范围主要以消费品为主,而在海关监管领域中的“大块头”诸如大宗散货、原材料等,适用商品条码的意义不大,此外,应用初期,势必会增加进出口商的负担。
因此,我们看到,目前为止,海关对商品条码应用工作的说法是“推动”,“选取部分进口商品”,“引导”应用。
面对这一新的发展动向,具体到进出口企业来说,我们建议:
一是密切关注,商品条码作为一项已经在供应链领域得到验证的成熟技术,在海关申报环节的应用应该是大势所趋,值得广大进出口企业重视,但同时,既然是试点、推广,政策的不确定性就会较一般更大,应当密切关注;
二是结合自身业务准确评估利弊,我们经常说,技术本身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但技术的应用和应用技术的方式则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企业既不可盲目跟风,也无需退避三舍,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从自身业务特点出发,对可能的利和弊做充分评估;
三是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并反馈问题,海关近期将对相关政策予以说明,企业如果有兴趣参与,可以注意收集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争取使一项好的政策真正发挥好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