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更名了?这一消息各地媒体奔走相告。

事情源于华为南非区官方Twitter在4月1日期间发出的一篇推文,推文中的大意是,“华为在南非的命名将从“Huawei”改成“Wahway”,并称这是对包括南非在内的43个国家做了为期6个月的调查之后做出的决定,新名称是将华为的发音以及拼写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提升华为品牌的辨识度。”

对此,国内外不少媒体信以为真,凤凰科技还援引外媒报道消息称,为了方便外国消费者发音,尤其是来自多语言国家如南非的消费者,华为公司的名称拼写“HUAWEI”将改为“Wahway”。

然而,有网友找到了华为南非区官方Twitter原文,发现在推文最后,还附有一个链接,而点进链接发现是这样的:April fools(愚人节玩笑)!

而4月2号,华为南非官方Twitter还专门发布了一条推文澄清此事,称改名只是一个玩笑(just kidding),至此,整个事件应该很明了了。

显然这是愚人节策划的一个整蛊玩笑,并未真正更名,但确实成功套路了诸多网友。有网友解读“WAHWAY”这个新名称。人们看到出色的产品会发出赞美惊叹,而“way”一词,更有新大陆、耳目一新之意,相对于华为的产品,显然这个词很是恰当。

其实,一些国际化公司为了适应本地消费者的习惯,取名与国内不同也是常有的事,品牌在国际化中需要考虑发音、易传播等特性,比如微信在国外叫WeChat,Uber中文名“优步”,airbnb中文名“爱彼迎”等等。

随着华为全面国际化蓄力,此次的改名或许也是华为对外界的一个试探,毕竟关注消费者,为消费者所想才是一家优秀的国际化大公司所为。至于名称,华为到底最终会不会改,我们且拭目以待吧!

其实更名这件事,很多品牌都有遇到,比如:

【“麦当劳”到“金拱门”】

麦当劳在中国管理公司名字更名为“金拱门”,这一事件乐坏了网友和段子手,各种笑料与品牌借势齐飞,一时间为麦当劳带去了巨大的关注度,这算是一个自带流量型的更名事件,虽然仅仅是运营管理公司的改名,但是大家就像看热闹一样讨论自己熟知的品牌,娱乐、趣味成为此次备受关注的关键点。

【“嘀嘀”到“滴滴”再到“滴滴出行”】

滴滴早前叫“嘀嘀”,后者就是汽车发出的声音,自然和打车业务相关,因为名字被他人注册商标,被迫更名。

这起商标案件也成为行业经典案例了。不多赘述了,任何一个品牌对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还是要重视,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有滴滴的能力,更换品牌名称也是一次不必要的投入,除非是战略升级,比如从“滴滴打车”变更为“滴滴出行”。

【“ofo共享单车”变为“ofo小黄车”】

2015年以来,ofo的忠实用户已习惯将ofo冠以“小黄车”昵称,此次在“ofo”基础元素基础上增加“小黄车”三字,正是体现了ofo尊重用户、融入用户的品牌追求。2017年5月共享单车ofo宣布品牌升级,更名为ofo小黄车。

可见,ofo此次更名小黄车可以说是顺应民意了。改名“ofo小黄车”,让ofo比竞争对手更贴近用户,进一步加深了用户心中的品牌感知度和品牌印记,另一方面,“ofo小黄车”的品牌名称也与其强化的年轻、轻松有趣、有活力的品牌主张更契合。

品牌更名学问多

起名是个大学问,名字就意味着品牌,有些品牌更名是因为涉及到商标侵权被迫改名,有些则仅仅为了LOGO更贴近品牌形象,为了品牌战略升级。有些通过改名提升了品牌价值,有些改的不好反而香消玉殒了。关于品牌取名方法,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的方法【好的品牌名字价值上亿,商标命名9大法则来了!】

那么,品牌更名到底好不好呢?对于品牌来说,改名引发的用户“不适感”是“变革”必然引发的症状,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机遇,以此调整战略布局,或细分、或扩张、或更贴近消费者,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是品牌发展的需求,或者说是业务发展的需求。企业权衡要不要更名还是需要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另外,高沃知识产权提示您:企业更名一定要提前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将名字提早注册商标,预防侵权现象发生!

文/高沃知识产权

声明:本文由高沃知识产权编辑创作,转载请关注高沃知识产权获取授权,谢谢合作!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2894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