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和真格基金联合主办的 「创新与创业大讲堂第106期」顺利举行。
Qbit创始人&CEO羽君以交大校友创业者身份受邀参与,现场与同学们分享关于连续创业的思考。
以下是他演讲的精彩内容。
很高兴受邀参与「创新与创业大讲堂第106期」,接下来我将会围绕科技创业主题,和在座的同学们分享我的在创业期间的机遇和挑战。在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让我能够在持续创业期间产生更多思考的灵感,以及转化为更多可落地的创新想法。
同时,多年培养而成的模块化思维,让我和团队在创新金融产品时能将创意更好进行联结,打磨出更契合出海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譬如我们模块化的灵活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呈现。

为什么选择创业 & 何时开始?

我比较幸运,在硅谷大公司、小公司都待过,有过几次收获的经历,同时也是连续创业者,在线上教育、AI等不同领域学到了一些实际的经验。
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我人生中的一些重要思考和抉择,比如说为什么要创业,什么时候开始,如何选择赛道等问题,希望能给到同学们一些有效的参考。

读博 VS 创业

我在硅谷待了挺久,一开始想读博士,当时在普渡大学跟着三个教授做Research,主要是Robotics、算法以及Nano technology 3个不同的方向,那会儿我主要是好奇做Research读PhD会是什么样子。
我动摇读博想法是在我参与了一门叫做ME310的课程后,这个课程由硅谷公司提供真实项目给到我们去执行,比如奥迪、松下等全球知名企业,我们通过项目学习设计创新产品以及怎么关注用户体验等内容,边学习边实践理论。
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真实场景里,这对我来说十分有成就感,这与做Research有着很大的区别,两者相比较,「创新产品然后应用到已有的生活当中」这件事情对当时的我来说更有吸引力,而且也没有那么难,门槛没想象中高。
创新,并不是说灵光一闪,它有方法论:从最开始的Need Finding(需求探索),到后面一步一步,循环迭代来进行,有助于我们去获取到产品的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和市场达到最佳的契合点)。

工作 VS 创业

Qbit CEO 羽君
为什么开始创业?这要从我在Stanford自己做项目开始说起,当时计划和室友一起做APP,但我是机械和产品设计出身,完全没有CS背景,后面就为了项目一点点去学C++、Java、网站开发等内容。
环境对创业很重要,当你上了一些课程后,其实就会发现创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创业并非不归路,不是说失败了就毫无退路,我觉得更应该把创业当成是一个Project去对待。
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如果能到硅谷优秀的公司里工作,也是个锻炼自己、获取更多信息的宝贵机会,同时对后期创业,如管理层面会有很大的帮助。但这时不少人会面临一个选择——到底是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当时身边很多朋友都在面试像GoogleTwitterFacebook和Apple等国际大型公司,但当时我还想接触和掌握更多知识,就想着加入一家小公司。我认为在小公司能和直系领导每天Day To Day Work,从经验和能力上来看,他们的能力并不比大公司CEO差,甚至优于大部分老板。
举个例子,小公司团队可能就那么三四人,但或许他们曾经都是大公司VP、CEO级别的人物。若加入类似Google这样的大企业,Manager可能就大你两三岁,没有那么Senior,你是没有机会和真正大佬很Close在一起工作的,而大部分小公司却能做到,这也是我选小公司重点考量的一个点。
我是幸运的,一年后我所在的公司被Google收购,这是很突然的、完全没有任何的预兆。就这样,我加入了Google,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在Google待了一年左右,我发现其实大公司的好处在于可以很系统学习,比如流程管理之类的内容,以及提供到的资源也是顶级的。记得当时我们做的项目是用的Ember JS,是开源的JavaScript、 Framework,组里人手不够,就我和另外一位比较Senior工程师两个人。于是,Google就直接请了Ember JS开源项目里最核心的开发者们来做我们的Consultant。

机会成本

Qbit CEO 羽君
不可否认,通过Google我们才有机会和顶尖开发者共事,切实学到更多东西,而这在小公司几乎不可能发生,主要是因为这些Consultant按时计费的高昂费用,就不是一般小公司所能承担的。

这里会涉及到一个叫做「机会成本」的概念,简单理解就是,假若在一家大公司待久了,就会很难丢掉这个 Package,而实际上待得越久,所谓的机会成本就会越高。考虑到机会成本,我的建议是尽早跳出来,不要在大公司待太久,以降低机会成本。

坚持在好的赛道中,做长期有价值的事

趋势  & Niche Market

创业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赛道,什么才算好的突破口。我分享一下在做了3个完全不同类型公司后的小感悟。
我创立的第一家公司,它有很好的现金流,天花板没有很高,主要还是得益于市场的小众化。
第二家公司则相反,其市场广阔,前景远大,主要是基于Deep Learning去做AI推荐引擎,区别于当下火爆的ChatGPT大模型,但它问题突出,即商业化困难,早期难以落地,总苦恼于“有技术但产品销售不出去”,谋生成问题。
我现在的这家企业——Qbit趣比汇,主要是服务出海中小企业,解决他们国际业务中涉及到的海外银行账户、费用管理等固有痛点问题,这个层面它既有很大的市场,同时离商业化也比较近。
图源:Qbit趣比汇
为什么说市场前景可观?现在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做全球化生意,出海逐渐成为必选项,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SaaS出海,都需要一个底层的金融Infrastructure。资金的流动对一个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海外银行,流程无数字化支撑,产品落后,页面交互差,用户体验糟糕。我想把我们FinTech优势最大化,让更多中小出海企业真正感受Neobank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这也是我为什么进入FinTech领域的理由。
总的来说,选择的方向最好是大趋势、天花板足够高的。但我最近有些Learning,就是说创业初期最好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宏大的切入点或许并不会带来好的机会,因为在你之前这些机会已经被有实力的大公司消化掉了。
因此,对创业公司而言,可以去定一个大目标,但切入点要小,这样才能在早期存活下来,然后建立起竞争壁垒。

Product Market Fit

对于创业者而言,初期的一两年最为焦虑,而对创始人来讲,最头痛的莫过于Product Market Fit了,其实就是产品和市场的契合度,听起来简单,但实际非常难。
有时候你找了一个Product Market Fit,但它可能是假的。我在第一第二家公司做 AI 内容推荐引擎的时候,我记得前三个月都会跟其他几个联合创始人天天坐在咖啡厅讨论产品、看数据,然后找Product Market Fit。
其实,三个月过后同样还是会为Product Market Fit焦虑。就我自身创业经历而言,我觉得创业前期最艰难的不是资金、团队,Product Market Fit才是创业难点。比如有些团队因找不到Product Market Fit,产生太多次的意见不和,然后导致分崩离析。
总之,90%公司在第一年没有找到Product Market Fit属于正常现象,但我希望大家能对Product Market Fit有足够的认知,并且不断地调整心理预期。

Team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团队。三次创业,我的团队组成都截然不同。
第一次创业在棕榈大道,团队早期成员基本来自海外名校,但实际上他们并无太多丰富经验。我们在硅谷的一年多时间并没有找到合适的Product,直到回北京,做中国市场,才慢慢找到Product Market Fit,最后一步步发展起来。其实有时候华丽的团队背景,好看但不一定好用。
创立的第二家公司,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是我熟悉的,彼此没有磨合问题,但这也有利有弊,不好之处就是没有带来新的增强,当遇到商业化难落地的情况,团队仍旧没有人能很好去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Qbit趣比汇团队的建立,可以说是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根据不同阶段去逐一完善。原始团队只有三个人,从北京到杭州开始,而我身兼数职,写代码、设计产品,以及做一些Compliance的事情等等。后面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扩大,在合适的阶段一点点补齐更多合适的人进入到团队,这也是原始团队慢慢成长的一个过程。
我始终认为,创新就是去搭建现在到未来的桥梁。希望在座的同学们都做到持续创新,选择所要探索的行业领域,保持敏锐和专业的洞察力,长期高效创造有效价值。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和创业期间的一些Learning和分享,再次感谢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和真格基金给我这个机会和各位交流,谢谢大家!

关于Qbit趣比汇
Qbit趣比汇,创立于2019年,是一家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一站式海外资金管理服务的Neobank,旗下拥有全球账户、“量子”虚拟卡、BaaS、奇点融等核心产品及海外公司注册、上下游生态资源对接等增值服务。通过搭建数字化的跨境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时效、更低成本的全球收付和财务管理,轻松实现全球业务扩展与增长。
目前,Qbit已完成由真格基金投资的千万美金A轮融资,服务超过12,000家品牌出海企业,在全球5个城市布局了本地化服务中心,并与全球众多知名银行及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28117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19
服务介绍
Qbit,创立于2019年,是一家为全球企业提供一站式海外资金管理的Neobank,旗下有全球收单、全球账户、量子卡、BaaS、CaaS等核心产品。通过搭建数字化的跨境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时效、更低成本的全球收付、企业发卡和财务管理,轻松实现全球业务扩展与增长。想了解更多关于我们,欢迎关注Qbit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