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环境大会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股“低碳风潮”,我国也正式提出“双碳”目标,人类进入低碳新纪元。一时间,各行各业都在探索新时代下符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发展之路。

2020 年,国家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

同年“双碳”一词入选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能源消耗量较大的行业之一,物流行业是否能走出特色绿色低碳道路也备受关注,“低碳物流”也由此兴起。

“低碳物流”是指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下,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流运营模式。低碳物流并不是需要物流企业一味地减少能源消耗,盲目追求降低碳排放,而是意在提升行业内的能源使用效率。其本质就是通过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手段同时实现行业发展以及低碳环保的要求。

对于所有身处物流领域的企业来说,“低碳物流‘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企业发展“”低碳物流,不仅是一份责任也是未来持续经营的必经之路。

一、企业怎么玩转“碳中和”?

距离国家宣布“双碳”目标不过两年,已经有不少行业巨头们积极开启“减碳路”。

2021年6月,基于原有的 ICT 业务,华为正式成立华为数字能源公司,并推出一系列的创新解决方案。今年4月,华为在“绿色ICT使能绿色发展”主题论坛上发布《绿色发展2030》报告。

今年2月,腾讯正式宣布“净零行动”,并发布碳中和行动路线图,承诺不晚于 2030 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腾讯还表示在推进实现自身碳中和的同时,希望发挥“连接器”的作用,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

2021年,蚂蚁集团公布碳中和目标,当年9月,上线蚂蚁链“碳矩阵”企业碳中和管理SAAS平台,并应用于自身碳中和过程中。当年双十一,其首次大规模化应用“绿色计算”,双十一期间帮助蚂蚁集团节省 64 万度电,减排二氧化碳 394 吨。今年4月,蚂蚁集团对外公布已实现2021年度运营排放的碳中和(范围一、二),如期实现第一个承诺。

其实,相比较国内大型企业宣布碳中和目标,公布碳中和路径,在低碳之路上初初崭露头角,国外许多科技巨头早就开始了其碳中和之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比如谷歌早在 2007 年就声称已实现碳中和,其主要是通过发展能效技术、投资可再生能源两大途径来实现碳中和,2014年,谷歌收购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Mind,两年半后DeepMind开始优化谷歌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成功实现了服务器能耗降低40%。

谷歌CEO Sundar Pichai表示谷歌于2019年开始全面通过循环经济降低碳排放,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所有的数据中心和办公领域全部实现无碳能源的供给。

有这样的珠玉在前,不少物流企业也在“低碳物流”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船司方面,像马士基就表示将于2023年——比设定的2030年提前7年启动碳中和深海船舶,并表示未来的新建船舶将使用双燃料技术。

作为第一个为客户提供完全碳中和方案的航运公司,自2019年初以来,MSC地中海航运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气候解决方案供应商South Pole合作,开发MSC碳中和的方案,通过最小化CO2排放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持续投资绿色车队,以帮助客户降低其供应链的碳足迹。

国内方面,顺丰推出“零碳未来”计划,希望通过整合各项绿色环保举措,打造数智碳管理平台,构建标准碳管理体系,为产业链赋能绿色价值,与上下游伙伴及客户合作,为合作企业加速低碳转型提供助力,实现绿色发展,共同打造“零碳未来”蓝图。

今年4月,通过积极推进新能源与无纸化服务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十三五”之后天津航空累计节油1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7.5万吨,折合建造成熟林地46.9万亩。

盘点了这么多企业的“减碳”举措,我们再把视角落回物流领域,想要实现“低碳物流”,企业需要做些什么?有哪些难点需要攻克?

二、企业如何实现“低碳物流“?

>>>>能源改革

根据罗戈研究《2022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交通运输部门占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23%,是继工业和建筑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根据2019年国际交通论坛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速度,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全球物流碳排放量到2050年将翻一番,从2015年的2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至2050年62亿吨,而我国的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球首位。

因此提到节能减排,就离不开能源问题,尤其是对于物流行业这种极其依赖化石能源的产业来说,想要实现低碳,先要从能源变革开始。

一方面是加大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整个物流领域的普及率,推动能源革命,减少碳排放。《绿色发展2030》报告中就提到一个设想,未来交通、工业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大户将逐步电气化。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50%,储能累计装机容量增加20倍,消费端电气化比例达到30%。

另一方面提升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中的资源利用率,更有效率地消耗能源。比如在包装、配送等环节选用可再生材料,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融入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减少非运输环节的碳排放以及资源浪费,同时考虑建设包装回收系统,最大化实现循环再利用,尽可能减少业务对环境的影响。

如由顺丰研发的新型可循环使用快递箱“π-box”,据说该快递箱可循环使用70次以上,整箱的制作材料96%可回收。快递员开箱交货后再带走重复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纸箱和塑料包装袋,实现节能低碳。

>>>>新技术减排

尽管“低碳物流”是未来企业破局的关键,但是对于部分物流企业来说“低碳化”就等于放慢企业发展脚步,牺牲企业利润。低碳与发展似乎变成了矛盾的双方,选择了绿色就等同于放弃部分发展,事实果真如此吗?物流企业如何在保证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同时实现“绿色发展”呢?

一直以来,由于粗放式、专业化水平低的发展方式,我国的物流成本始终高企。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20%,而美国日本少于10%,中等发达国家平均约为16%。粗放和低效率的物流运作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也导致诸如空驶率高、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普遍发生。整个行业也面临着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库存积压过大,仓储利用率低,物流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等效率提升难题。

想要实现“低碳物流”,一味追求能源上的新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全面实现物流供应链战略升级,用新技术赋能全链条各环节,做到“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

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并规范应用于行业实际的发展中,用标准化的线上管理,数字化后台代替杂乱无章的运营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让物流企业既可以找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着力点,又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冗长的环节、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真正做到“低碳物流”同时也是“智慧物流”

>>>>内部减排

碳排放也分内外,除了上面聊到的日常运营中带来的外部碳排放,企业还需要审视内部管理体系,做好内部减排工作。

物流行业严重依赖人力资源,信息化程度低,物流单据、纸质签收造成了不少纸张浪费。实行无纸化办公,用电子签收代替纸质签收,不仅可以帮忙优化效率,也可以减少物流环节中对纸张这类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此外,做好办公场所的节能减排也是许多企业实现“碳中和”的第一步。例如腾讯有多座自有楼宇获得LEED认证。经过低碳和节能改造,2020年,腾讯深圳总部滨海大厦的用电量在上一年基础上节省了598万度电,减少碳排放量约2690吨。

“碳中和”并不仅仅代表着某种先进的举措,其实企业日常经营中许多细节的优化,也是“减碳”的一大步。

对于全世界来说,碳中和是一个长周期、影响深远的巨大工程;对于中国来说,碳中和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另一个阶段;对于企业来说,碳中和代表着另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形态。

想要实现“低碳物流”,除了企业的决心以及各种举措、产业链之间的协作,更重要的是一个标准化的碳排放核算体系,这需要国家对低碳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树立一批先进企业,指导物流企业更好计算每个环节的碳排放量,并进行优化。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碳中和“是全社会的共识,尽管“低碳物流”是未来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风口之一,但不管是从行业发展阶段还是现行规则、体系、标准等各个方面来看,“低碳物流”面临的挑战还很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好文推荐

5月起RCEP正式对缅甸生效,关于缅甸你需要了解这些……

大力布局物流地产,万科、京东们在下一盘什么棋?

数字仓储,让每笔出入库业务都精准高效…OneWarehouse喜提6大功能更新!

关于我们

SHOPLINE物流是一家由欢聚集团战略投资的科技物流服务商,我们致力于构建全链路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在“揽、干、清、仓、配”物流的各环节,为全球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可靠的智慧物流产品和服务。同时,作为SHOPLINE独立站生态中的重要一环,积极帮助全球商家解决物流难题,提升运营效率。

目前SHOPLINE物流已在欧美、东南亚非洲中东等电商热门市场开通了专线。致力于为全球商家带来更具时效性的物流服务,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8889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物流服务:跨境直邮、海外仓储、干线运输 “One生态”产品:一站式订单管理和发货解决方案OneShip、智能物流仓储系统OneWarehouse 、科技货运OneCar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