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世界第二大陆地石油钻机制造商的宏华集团选择从陆地转向海洋进军海工市场,无奈受海工业务的拖累,在委身央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实现“一步登天”后,选择出售船舶海工业务,脱离“苦海”重新上岸,最终又从海洋回到陆地,同时也成为又一个退出海工市场的中国船企。

挂牌出售宏华海洋和LNG业务

据悉,宏华集团发布公告,拟在上海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江苏)有限公司的100%间接股权。

另外,与未来最终摘牌方经公平原则磋商后,以协议方式转让公司分别间接持有的Prime FSP,LLC 30%的股权、FSP LNG B.V.25%的股权及香港泰科技术有限公司70%的股权,连同江苏海洋统称“海洋板块”。海洋板块主要专注制造海洋钻井设备及开发相关科技。除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江苏)有限公司外,FSP公司作为FSP(平板半膜棱形液货围护系统)系列专利的授权机构,Prime公司主要业务为LNG储罐产品推广销售;香港泰科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LNG储罐技术研发、产品的生产及销售。 

宏华集团表示,近年来,海洋钻井业务因国际石油的重大不确定因素及价格波动而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看好LNG产业未来发展,但海洋板块业务转型LNG产业,仍需更多战略伙伴及资金等相关资源共同推进。 

宏华集团称,未来公司将专注装备制造、油气资源开发及工程服务领域业务,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基于市况,董事会认为,潜在出售事项(倘得以完成)将有助平衡公司及股东的短期及长期利益,也可改善集团资本架构、资源分配及财务表现。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此次挂牌出售的具体转让方为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委托机构为航天科工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挂牌的底价将根据由估值机构对海洋板块进行资产估值而釐定。 

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江苏)有限公司总资产268128.68元,总负债231687.53,2016年度营业收入为19779.32元,营业利润-18368.97,净利润-14103.58元。 

全球最大门吊无奈建造内河小船

图:2016年6月16日,首艘内河液化天然气动力船“绿动7003”号正式交付 

2009年,宏华集团调整战略选择从陆地转向海洋,进军海工市场,据了解,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江苏)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宏华集团的海上石油工程基地,位于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启东船舶工业园区,总投资超过30亿人民币,总占地面积2100多亩,岸线长1770米,是江苏省沿海沿江战略规划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海洋石油、天然气钻采装备、海洋工程结构物和海洋工程作业船及辅助船的设计等。 

宏华海洋拥有目前全球起重能力最大的2.2万吨移动式门吊,“宏海吊”项目合同总值为3亿7千余万元,总起重重量是22000吨。“宏海吊”的成功研发把海上平台陆地造的理念变成现实。今后海上平台可以整体在陆上拼装好,通过宏海吊吊运下水。极大地缩短了平台水上组装的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加快了交船期。 

按照当初规划,公司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自升式钻井平台10座、半浅式钻井平台3座以及若干钻机与生活模块的制造能力,年产量约20万吨。投产后,宏华海洋自行研制宏华一号Jackup自升式钻井平台,并且同时开展半潜式平台设计。 

不过由于海工市场低迷,宏华海洋海工业务迟迟没有起色。据国际船舶网了解,在建造了几艘PSV后,2014年8月,宏华集团宣布与韩国公司UDIN Engineering签订合同,由宏华海洋建造并向UDIN交付6艘特定规格油船,合同总价超过2亿美元。新船具体规格、交付日期及具体船东等细节均未公布,但最后再也没有有关该订单的消息。 

无奈之下,宏华海洋选择拓展内河航运和新能源动力船市场,2016年,宏华海洋承接上海船东绿动水运200艘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订单,包括750吨船型100艘、950吨和1350吨的船型各50艘,总金额超7.5亿元。这是宏华海洋首次承接内河船舶订单,2016年6月16日,首艘船“绿动7003”号正式交付。

投资数亿用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宏海吊”如今毫无用处,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海工基地无奈只好用来建造几百吨内河小船,如今却变成了非常时期的“烫手山芋”。 

开发LNG业务欲打造“超级海工”新模式

据了解,宏华集团此次挂牌转让的海洋板块除宏华海洋外还有LNG业务设计FSP(平板半膜棱形液货围护系统)技术和LNG储罐产品技术研发、产品的生产及销售。 

2016年10月28日,宏华集团在北京举办中美LNG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海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有限公司与美国Argo公司签订总值达18亿美元的首套平台式海上天然气液化工厂(PLNG)建造框架协议。同时,宏华集团联合包括美国GE、Braemar、Wood Group以及中国航天(上海)等,发布了“中美LNG上中下游一体化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宏华集团与中美顶级合作伙伴开创性的将固定式平台技术引入到天然气液化工厂设计之中,开发了平台式海上天然气液化工厂(PLNG)。 

首套PLNG设计建造周期2-3年,目标安装水域位于墨西哥湾美国联邦水域,设计含4座生产平台、4座存储平台、1座生活平台和1座中心处理平台,以及可供3万方-26万方LNG运输船靠泊的码头,设计年总LNG加工能力最高达360万吨,总LNG储存能力24万方。

据了解,首套PLNG设计建造中引进了若干世界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GE的FSP专利技术,并与Braemar、上海航天合作开发FSP-LNG储罐技术。以此技术生产的LNG罐是目前世界上综合性价比最高的液货维护系统。近日,宏华集团开发的FSP-LNG维护系统技术获得法国船级社颁发“一般设计批准证书”(GDA),这标志着由宏华公司主导创新研制的FSP技术正式获得市场的准入。自此,这个历时整三年、融合了中美英法业内专家和胆略的FSP技术终于走向市场。 

今年5月10日,宏华集团与LNG 21 Partners,LLC公司签订了22亿美元的PLNG项目框架协议,其中FSP为该项目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难点。本次获得颁证后,PLNG项目最后一个难关被攻破。该项目今年9月启动可研(FEED)设计。FSP获得颁证将助推FEED的顺利完成。 

宏华集团主席张弭随后表示,框架协议的签订,不但标志着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上的成果,也是是中美顶尖装备制造的一次重大创新合作。此次凭借“海上装备陆地造”的模块化生产建造方式和“宏海号”吊机的独特优势,成功开创了海上平台式工厂整体建造的“超级海工”新模式,并超前拓展国际市场。未来,宏华集团在LNG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将把握更多LNG高端装备制造机遇,继续深入整合LNG产业链,提升效率,寻求多元化发展。 

这一幕似曾相识,2013年,张弭望着眼前的的巨型门式起重机——“宏海”号时也曾信誓旦旦的说,海工业务将是宏华集团下一个十年的最主要的业务增长点。

但是市场是残酷的,宏华集团不得不断臂求生,委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向后者出售股份以换取喘息之机。如今,宏华集团更是彻底抛弃海工和LNG业务重回原点,不过,有了央企的支持,面对当前继续低迷的全球油服市场,宏华集团真的还能回头是岸,涅槃重生?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8725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