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海关总署网站发布《“国门利剑2017”前8月侦办走私案件2362起》(
面对海关交出的这样一份阶段性打私“成绩单”,不知你都get到了哪些关键信息?
1.立案数量增幅明显
对比2015年以来海关立案数字可以发现,今年海关立案数量激增:
2015年全年2241起
2016年全年2633起
2017年1-8月2362起
仅今年2/3时间的立案数已超过2015年全年,是2016年全年的约九成。如果按时间进度比例计,2017年全年立案数将达3543起,较2016年全年立案数增长34.6%。
立案数量的大幅增长至少说明两方面问题:
一是走私出现回潮。走私成因多种多样,形态、手段不断变化,商品、地域、时期特点各不相同,难以尽数,但是,海关立案侦办走私案件数量是判断走私形势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今年以来立案数的激增,显示走私形势更趋严峻;
二是打私力度加大。打私是海关的重要职责,海关对打私一直保持高压态势,走私回潮必然要求海关以更大力度予以回击。2016年的2633起立案数“创历史最好成绩”,2017年再创历史几无悬念,显示海关打私力度逐年增大。
2.非涉税案件连年攀升
海关按照走私行为是否涉及偷逃税款,将走私分为“涉税”和“非涉税”2类,“涉税”案件容易理解,“非涉税”案件则包括了枪支、毒品等禁止类货物的走私以及逃避许可证管理等行为。
涉税案件历来是“重灾区”,占据着立案数量、案值等指标的大头,在今年前8个月的统计数据中,涉税案件的地位虽然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动摇,但是,变化的趋势却值得引起重视:
2015年:涉税(1242):非涉税(999)=55.4%:44.6%
2016年:涉税(1446):非涉税(1187)=54.9%:45.1%
2017年1-8月:涉税(1220):非涉税(1142)=51.7%:48.3%
我们看到,从案件数量对比关系来看,非涉税案件所占比例一直在提高,并已悄悄迫近涉税案件:另外,如果按照时间进度比例计,2017年全年涉税案件较2016年的增幅约为26.6%,而非涉税案件的增幅则高达44.3%。
非涉税案件的连年攀升是走私形态变化的重要表现,其中,涉毒案件的增加是一个突出的例子:2015年,海关侦办涉毒案件354起,2016年477起,2017年1-8月已达404起,预估全年约606起。一方面,毒品走私越来越成为海关打私重点,另一方面,打击毒品走私任重道远。
3.打击“洋垃圾”行动战果缺席
回顾年初“国门利剑2017”行动确定的5大重点打击领域,“洋垃圾”位于首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而且也是海关最先采取行动的领域。然而,8个月过去了,在这次的“成绩单”里,5大领域中的4大领域(农产品、资源性产品、重点涉税商品、毒品和枪支)均分别拿出了具体成绩,唯独缺少了“洋垃圾”的打私战果。
对于打击“洋垃圾”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国门利剑2017”第一剑,为何剑指“洋垃圾”》一文中已经做过阐述,而且还专门指出,“洋垃圾”曾经是海关多年严打的走私对象,2016年没有列入专项行动目标,今年重新作为行动重点,显示这一领域的走私又有回潮。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重要的一个领域没有出现在“成绩单”里呢?
原因当然是多个方面的,但是,在这里面,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政策变化对大环境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伴随治国理念和民心所向的,是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力图从根本上铲除“洋垃圾”走私的土壤,使得“洋垃圾”走私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承受的制裁越来越重,而表现在海关打私的“成绩单”上,就会显得不太亮眼了。
应该说,“洋垃圾”的打私成绩或许不够亮眼,但这反而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对“洋垃圾”走私的警惕性不要松懈。
4.打私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我们曾经在《关于海关的“国门利剑2017”行动,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了》一文中专门就“海关为什么要开展打私行动”的问题做过分析,从法定职责、打私体制、走私形势和海关自身防范廉政风险等角度,无不要求海关对打击走私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此次在交出前8个月打私“成绩单”的同时,海关总署再次强调,将深入推进“国门利剑2017”联合专项行动,积极加大监管打击力度,进一步扩大战果。在文稿最后,打击走私已经上升到“以新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高度。
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没有人会再对海关打私的决心有所怀疑,也不难预测,今后打私的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减弱。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进出口企业应当注意一些什么呢?
我们建议:
一是牢固树立守法意识,坚决杜绝走私行为。这虽属“老生常谈”,但确实应当成为进出口企业时时提醒自己绝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或者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不可怀揣侥幸心理铤而走险,要知道,一旦触碰“高压线”,对企业以及个人的影响都很可能是超出事先想象的。
二是以高度的风险意识避免“无意识”走私。事实上,被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中,出于对法律规定的不了解、不熟悉而导致的“无意识”违法不在少数。进出口企业切不可以为只要自己不去主动违法,打私就与己无关,而应当树立风险意识,结合海关各项规定,对自身业务风险提前做好防范和化解工作。
三是借助专业支持,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避免触碰“高压线”和“无意识”走私的关键,在于进出口企业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及时研究政策、强化业务管理、加强人员控制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可以帮助企业防患于未然。在这个方面,充分借助专业机构的智力支持,可以有效弥补进出口企业在专业知识、信息渠道、能力建设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短板”,高效率地实现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