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一直受制于国外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同,既包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医药科学内涵的认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关于中医药的不同看法只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同时,中医和西医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复合配方,西医则注重定向锁定、集中治疗;西药注重量化研究,中药则不能清晰地说明组分构成等。西方国家难以理解中医药的许多理论、理念和做法,对其科学内涵缺乏了解和认同感,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
目前许多西方国家对我国中医还没有给予合法化的认可和注册,也并没有给予相关执业人员以医师的身份认定,中医服务还主要集中在华人较多的地区,并没有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中医在这些国家还没有进入主流医学体系,被看做是“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
世界对我国中医药文化和科学内涵的认同偏低是导致我国中药特别是中成药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中药出口受到限制。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科学认同和文化认同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尽管有些国家对中医药的认识有所改变,但是认同度仍然很低,这不仅降低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也影响了中医药在世界的竞争力,世界对我国中医药文化和科学内涵的认同有待提高。
我国中药生产企业也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整个中药行业集中度偏低,中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虽然我国有上千家中药生产企业,但是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非常少,比例很低,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
2003年我国在册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468家,约占我国医药生产企业的四分之一,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中药企业仅11家。2009年,中药行业前100强的工业产值占全部中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27%,2011年33%。我国大部分中药生产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研发投入明显不足,难以形成品牌影响力,中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近年来,韩国、日本等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较快,虽然其中药产品的原料大部分都来自中国,但是这些国家的中药生产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大,而且技术先进,研发能力突出,注重品牌的建立,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影响我国中药的出口。
如果国内能够制定这方面的严格标准,加强监管,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类似事件频繁出现。中医药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目前我国还几乎没有涉及中药的国际标准,我国制定的有关标准也仍然低于其他国家的标准,这与我国中医药的历史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药的包装也会影响出口。
过去,我国中药的出口包装材质差,样式陈旧、包装粗糙,不符合当地文化习惯,也存在明显的规范性问题,整体包装的层次偏低,水平较差。说明书也不规范,造成当地医生和消费者难以理解,这些都对我国的中药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扩大出口,许多企业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积极改进,努力与国际接轨,以促进中药的出口,但是现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中药的质量问题是影响中药出口的源头问题,由于缺乏相关标准或标准偏低,加之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中药材从种植到炮制、加工、生产、储藏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有毒物质含量等是中药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而且许多中药都没有明确的针对上述内容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也没有相关的检测和鉴定方法,技术水平的落后也难以完全消除这些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中药的质量,限制了中药的出口,许多国家都明令禁止进口和销售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中药,这对我国中药的出口是非常不利的。在我国中药国际化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类似事件,近几年,此类事件也是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