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弗兰科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畅谈“一带一路”。他作为历史学家,曾著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表示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一条重要的人类跨区域沟通、交流、贸易、合作之路,丝路沿线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印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深化关系、加强连通为核心,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历史意义。

弗兰科潘表示,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挑战,历史教会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即一个成功的社会总是开放的,总是重视与世界其他区域建立联系,试图理解邻国并寻找合作之路。他表示,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并在演讲中使用了“共赢”一词,强调沿线区域的互惠互利、共同繁荣,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目前存在的不少反全球化声音,弗兰科潘表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抗、分裂和不稳定是十分危险的,了解历史的人们无法否认全球化对消弭分歧、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早在两千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全球化的进程。贸易和文化沿着古丝绸之路开花结果,不少城市兴起,法律、风俗、农作物种植和手工艺技巧得以传播。他赞同习近平主席今年年初在达沃斯的演讲对全球化的生动阐述:“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

不久前,首趟伦敦—义乌货运班列开通,弗兰科潘畅想火车装载着医药、电子配件、快消产品等沿着丝绸之路奔驰于亚欧大陆的情景。他认为,更好的道路、更快的火车线路、更多的机场连接、新的管道、电缆,将使货物和人员更有效地移动。“一带一路”倡议所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给缺乏经济发展必要条件的人们带来好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当地人民生活,他期待未来沿线的项目将给地区百姓生活带来便利和好处,让妇女、儿童、青少年有更好的机会学习和就业。

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具有多种不同的文化、语言、历史、宗教和体制,因此在交流合作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弗兰科潘认为,减少障碍的关键点在于加强教育和沟通。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方提供了沟通、探讨、交流的难得机会,这次论坛及之后的各类沟通交流将有助于更好的合作。他说,理解另一国的文化和历史,需要长时间的“备课”,虽任重道远,但前景光明。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5606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