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卖家频频遭遇的知识产权问题
有不少跨境电商老板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辛辛苦苦塑造平台爆款,稍不留神商标就成了不法分子用以敲诈的“摇钱树”、外观专利、设计版权等知识产权现状也是如履薄冰……如何在跨境电商蓬勃延伸中,利用知识产权去维护卖家的合法权益?各主流电商平台的维权之路何去何从?
跨境电商卖家屡受知识产权痛击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答: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盲目跟风:跟着大众卖销售好的产品。这种情况下,卖家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些产品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只是等遭到知识产权人投诉后才惊觉,且多数情况下产品已经大量滞销、账号限制销售甚至于被关店,库存无法中转,还会涉及到侵权赔偿等(例如:平衡车事件和指尖猴子事件);
第二种是粗心大意: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乃至于被其他卖家盗用设计、图片甚至商标等多种知识产权。
建议卖家在上架任何产品和商标前,请谨慎考虑是否要用商标和外观专利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listing,如果商品一旦上架,又没有申请相关的知识产权的话,就等于变相给跟卖和盗版提供机会。
第三种是亡羊补牢:没有提前做好商标保护,导致平台上的产品被跟卖无法投诉。特别是亚马逊从今年5月份调整商标备案政策之后,需要有拿到商标注册成功的证书R标才可以在亚马逊进行备案,由于国外商标从递交注册到成功下证需要8-10个月的时间,有些商标在注册期间被驳回就需要更长的等待时间,长久的时间成本会让卖家错过不可预估的市场,所以知识产权保护一定要抢先提前布局准备。
问:在跨境电商行业中,很多“私模”中诞生的假冒伪劣产品一度泛滥,在您看来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何在?
一般工厂都会有两种,一种是公模,一种是私模,私模是指工厂给某个公司单独开具的模具,这样的模具的优点就是只能这个公司用,其他公司不能用,不然可以投诉工厂,但是缺点就是公司开模的费用不便宜,会导致产品的价格相对来说高一点
答:对工厂来说,工厂研发的私模产品,提前做好商标和外观专利的保护,这样就可以规范平台卖家,对没有知识产权授权的卖家发起维权投诉,限制卖家销售,产生假冒劣质产品就可以有效的控制。
例如:平衡车事件,专利方直接维权,就可以限制没有授权和质量不好的相关工厂的产品无法在市场流通销售。如果私模产品没有提前申请专利进行保护,一旦投放到市场大家都可以模仿制造,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控制的话就会造成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无法控制。对私模产品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拥有市场主导权。
问:专利流氓侵袭,很多归属于卖家的专利被无良商家恶意抢注,专利流氓为何有机可乘?卖家又该如何正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这就是问题1当中所提到的。卖家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最好途径就是在公开自己产品前,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考虑,公开包括在亚马逊上架也包括在给工厂委托私模的时候。
一般来说,亚马逊卖家有两个必做的步骤:
1、申请商标,并在亚马逊做商标备案。没有商标备案对大卖家来说是最为危险的。比如说最近几个大卖家因为备案程序没有完成,被人恶意冒充相同的商标跟卖,跟卖者在收到亚马逊放款后就人间消失了,此时,愤怒的买家会把矛头指向被跟卖的卖家,因为,买家常常认为相同的商标就代表相同的卖家。
2、申请外观专利,并且一定要在亚马逊上线前申请外观专利。请记住,上线前是提交外观申请的最后计划。上线以后,虽然按照欧洲的专利法还有3年的外观保护权利,但是由于亚马逊后台不会去管没有证书的专利,所以基本不会投诉成功,也就是丧失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可能性。
问:在跨境电商卖家的出海过程中,多数手工摆件、鞋服包包等品类的外观专利颇受外界关注,维护产品的外观专利权有何价值?被侵权的卖家又有哪些维护步骤和手段呢?
答: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外观专利。其他类型的专利,比如发明,授权时间都比较长,平均在3年左右,3年后拿到专利证书,可能产品已经不再卖了,过了产品黄金的生命周期,所以在我看来,针对跨境电商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还是外观专利最为有意义。
被侵权的卖家可以通过亚马逊的知识产权投诉平台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当地律师进行司法途径进行维权。
问:卖家在遇到相关知识产权纠纷时,第一时间该如何操作?有什么相关渠道和解决机制?
答:遇到纠纷,首先要搞清楚,对方是谁,涉案的具体专利是什么?可以自己尝试与对方协商,也可以委托相关的知识产权机构进行协商。一般建议,先咨询相关机构再进行协商,因为知识产权的纠纷解决是个相当需要技巧和策略的工作。相关机构有较多的经验,而且对侵权判断的问题上比较准确。由于相关机构经常处理纠纷,在解决问题时比较冷静,卖家自己协商常常因为情绪化的言辞和举动,把小问题放大,反而误了达成和解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