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治国,就是搞钱。特朗普自1月20日上台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关税政策就变了好几番,10%的最新关税也在今日生效。
美国东部时间2月27日,特朗普在社交网站Truth Social上发帖称,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将于3月4日生效,同时还威胁要在同一天,对中国进口商品再加征10%的关税。
/图:美联社
自美国东部时间2月4日起,美国已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如果继续加征额外10%的关税,意味着中国进口商品将被加征20%的关税。
从10%到20%的“叠加式加征”
📍第一阶段(2月4日生效):美国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覆盖范围包括消费品、工业品等全品类。除三类特定豁免商品,具体可查看往期内容《关税政策落地,美线风起云涌!》
📍第二阶段(3月4日生效):特朗普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中国商品再追加10%关税,累计税率达20%。同时,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
10%如何加征?
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的计算方式,是基于商品的到岸价(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简单来说,就是在商品本身的价值基础上,加上运输到美国港口的运费以及运输途中的保险费,然后按照这个总价的10%来计算需要加征的关税金额。
若涉及额外关税、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等,总关税的计算公式为:总关税=基础关税+额外关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举个例子:
假设某卖家出口烤面包机(海关编码:8516.72.00)至美国,原关税税率为5.3%,CIF价为1000美元。
✦ 2月4日后需叠加10%,总税率变为15.3%;
✦ 3月4日再加10%,总税率升至25.3%;
✦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1000×25.3%=253美元。
钢铝产品关税率高达70%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特朗普当天还表示,相关要求“没有例外和豁免”。
根据美国联邦公告信息,美东时间2025年3月12日零点之后,该时间为海关系统的抵达日期和放行时间。对中国(包括中国香港)的钢铁和铝制品及其衍生制品,额外征收25%的从价税率。
/图源:网络
虽然该政策的实施日期显示为3月12日,但其衍生制品的具体关税征收时间,应由美国商务部及政务系统完善确认后,方可执行,具体应以清关系统出具的税金单为准。
美国此轮仅对列入关税清单中的钢铝产品加征,如果产品含有钢铁或铝,但是未在清单当中,则不适用于25%的关税。具体关税清单,应以联邦公告公布信息为准。
联邦公告原文:
新政策实施后,相关钢铝制品将在原有关税率的基础上再加25%的关税。
举个例子:
假设某个卖家出口的是钢铁支架,海关编码归类为8302.50.00,新政策实施后:
✦ 8302.50.00,原有关税率为0;
✦ 属于301编码9903.88.03,加征301关税25%;
✦ 2月4日后需叠加从价税10%,总税率变为35%;
✦ 3月4日再加10%,总税率升至45%;
✦ 3月12日后征收25%关税,总税率再次上升为70%;
❗❗❗注意,特朗普上任一个月内,已多次修改关税生效日期,政策不确定性极高。为此,卖家朋友应以最终清关时的实际税率为准。
加征关税对跨境卖家的影响?
01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成本的显著增加。对于卖家而言,当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10% 甚至可能达到20%的关税后,关税成本会直线上升。在售价难以同步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利润空间会被极大地压缩。这对于依靠薄利多销的卖家来说,冲击尤为严重。
02查验力度上升
在清关方面,为确保关税的征收,海关可能会加大查验力度,特别是对钢铝产品这类特殊的商品。此外,海关系统更新升级频繁,清关/查验的效率都可能会降低,导致物流时效延误等。
03价格竞争力下降
随着成本上升,卖家如果想要维持一定的利润,就不得不提高商品售价。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中国商品因为关税而提价后,与其他非中国产同类商品相比,价格竞争力就会下降。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卖家在库存管理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如果卖家提前大量备货,一旦关税大幅提高,库存商品的成本就会增加,可能面临亏损风险;但如果减少备货量,又可能出现缺货情况,影响店铺的销售业绩和客户满意度。
跨境卖家应该如何应对?
01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
卖家可以尝试与更多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比较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和产品质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货源。同时,可以考虑与供应商协商,共同承担关税成本,或者寻求长期合作的优惠政策。
02合理调整价格策略
在提高价格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以及竞争对手的价格动态。对于一些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适当提高价格对销量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而对于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则需要谨慎调整价格。
03加强库存管理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库存水平。根据关税政策的变化,灵活调整补货计划。对于可能面临关税大幅提高的商品,可以适当减少库存,优先销售库存商品;对于市场需求稳定且关税影响较小的商品,则可以保持正常的库存水平。
04开拓多元化市场
不要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积极开拓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亚马逊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有站点,卖家可以将业务拓展到欧洲、亚洲、澳洲等市场。不同地区的关税政策和市场需求各异,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可以有效分散因单一市场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调整,本质上是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缩影。对跨境卖家而言,既要通过短期策略缓解成本压力,更需以长期视角构建抗风险能力——从合规化运营到供应链韧性,每一步都需精准踩点,唯有在动态中把握趋势,方能在贸易风暴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