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欧美日市场上已经越来越多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服装,我国服装外贸企业应该积极参加价格PK,才能更好地接到订单

1.我国服装外贸企业出口的现状

1.1 企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阻碍企业发展

纺织服装企业是经济产业结构过剩问题较为严重的行业。纺织服装外贸企业的订单仅为寻求低成本而做,而低成本附带着产品的低质量。企业的产能过剩体现在产值过多的中低档产品,缺乏一定的高端产品,一味地追求高产值而忽略品质是很多企业都存在的问题。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例,企业只注重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效率,忽略产品的质量,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导致面辅料质量低下,从而使企业产能过剩,阻碍其更好地发展。

1.2 生产成本升高不利于企业发展

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服装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保持不断,而原材料产量却在减少,致使国内需求紧张,从而引发价格的上涨甚至是垄断;再因国内技术能力相比国外技术较弱,大量高档货物原料须从国外进口,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劳动力成本增加、土地租用费的提高以及生产加工环节技术成本的投入,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生产成本的提高,迫使企业采用高产量、低价格的经营模式,驱使企业在面料使用及订单加工环节“贴牌”处理,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低直至消失殆尽,因而企业获取利润越来越少。

1.3 自身研发能力缺失不利于企业发展

企业利用广泛的资源,吸引国外服装商的视野,与之进行合作,由服装商提供设计好的图纸,指定相应款式与面料,而企业直接进行生产加工,将完成的订单销售到国外,这种合作模式完全将我国服装外贸企业变成了“加工型企业”。我国现有服装外贸企业多以此生产模式生存,凭借多年与外商的合作,积累生产技术经验,形成完备的生产加工流程,但因生产技术受限、合同签订条款的制约及自身研发能力的缺乏,企业只能被动的进行部分生产加工以及低附加值低利润出口。

1.4 专业人才的缺失不利于企业发展

我国地区服装外贸企业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吸纳及管理,导致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漏洞百出,诸如缺乏专业的设计、销售人才,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薄弱,管理能力低下,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等,非服装专业出身的业务员、销售员并不具有分析市场需求的能力,却参与进产品研发工作,把控产品质量,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1.5 营销模式的单一不利于企业发展

我国地区服装外贸企业的主要营销模式分为出口和内销,且内销分为线上和线下销售。企业对出口的依赖度较高,资本投入较内销更多,投入力度较大;而内销展开的规模相对较小,无法产生大范围的影响,较出口所得效益少。重点开展贸易出口而忽略内销成为企业固定的思维,因此即使在出口之路越来越艰难的情况下,企业还是想着如何提升出口订单量,却忽略了当今形势下火热的线上内销。

2. 我国地区服装外贸企业转型策略

我国服装企业的发展思路应扬长避短,在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放弃大小批量、短期的供应,确保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性人才,提升企业自主设计与研发能力,开拓新的销售市场,提高服装外贸企业出口的竞争力。

2.1 自主品牌创新型技术与设计研发

企业须建立自主品牌,开发出适合流行时尚的新产品,加快企业发展。创建自主品牌须壮大设计与研发团队,能力强的研发设计人员、经验足的版型师傅、工艺精湛的面料裁剪师及样衣工艺师都是品牌发展的主力。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在不同的地区建立工作小组,负责搜集当季的流行趋势及材料,同时以产品、技术和市场为纽带,提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使外贸出口服装的整体效益得以提高。

2.2 巩固传统市场并开拓新兴市场

贸易出口的集中带来很多弊端,投射出我们对于市场的依赖性,造成市场过于膨胀,同时在开辟新市场的道路上落后|。企业应立足于巩固发达国家市场,保证一定的出口量,同时须寻求潜在的新兴市场,中东南美非洲、东欧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地方,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在新兴市场上竞争到一定的份额,依靠市场的多元化来保证基本的市场利润。

2.3 外出与内销并存的营销模式

企业须从传统接单外贸生产的营销模式,转变为外贸订单生产与自主品牌创立相结合的供销模式,加大内销及网络营销的投入力度,使用较少的经济投入,建立或利用当下各种网络销售平台,产生较大的经济性和便捷性,提升服装外贸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时通过有效地选择加入并深化国际分工和协作网络模式,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4 完善内外部管理与监督体系

人员稳定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予以重视,形成良性的循环体系,促进企业良好发展。一个好的管理体系的形成与监督是相辅相成的,管理当中难免会有漏洞,而监督将填补这一漏洞,监控把握每个细小环节,让每一项工作都尽量做到位。

2.5 创新型人才升级与培养

我国服装外贸企业与国外服装企业相较之,缺乏系统的人员结构分配,如国外服装企业设计部门一般包括把控设计方向的设计总监,分析时尚流行趋势的分析师,款式设计师、面料采购师等,而在中国服装企业设计部门通常只有设计师,反映出了人员结构分配的弊端,同时也体现出人才的紧缺。产品的创新需要人才,依赖“贴牌加工”的传统方式将被摒弃,“简单的样板师及质检师就能完成所有生产流程监控”的思想及措施已经满足不了今天企业的发展。专业的设计、研发等人才是多数企业普遍缺失的,企业须招揽人才为发展助力;同时外贸企业须在现有员工基础上培养出自己需要的人才。企业须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进修方案,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大量的实践市场调研分析,理论结合实践,为服装外贸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5995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