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钢铁业在巴西的布局只是日本全球经营的缩影,日本的经营的目标是控制产业链的每一环,尽管铁矿石的价格一直在涨,但日本的钢铁产业并不受影响,利润仅仅是从左手放到了右手,这样做的优点显而易见,不会受到供应链上价格变动的影响,但是却造成了巨额的贸易逆差,因此日本这种全产业链模式现在已经开始崩塌,神钢事件只是刚刚开始。
进入新世纪,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日本六大钢铁公司的新日铁、川崎制铁、住友金属工业、日本钢管(NKK)、神户制钢所和日新制钢经过认真研究和探索,寻求了一条新的生存发展之路——合并重组资源共享。从而打破了一直以来“六大钢铁公司体制”的格局。日本的六大钢铁公司重组成两个集团统一组织经营和生产。它们分别是:NKK公司与川崎制铁公司合并成JFE集团和新日铁联合阵营。
NKK公司与川崎制铁公司早在90年代中期曾就上游工序的合作方面进行过研究,但是随着两公司特别是川崎制铁公司在经营方面有所改善,没有实质性的进展。2000年4月这两家公司宣布在它们相邻分厂的物流、设备维护和采购方面采取联合行动。2001年4月13日,NKK和川崎制铁就全面经营合并达成一致意见。同年12月21日公布了合并经营的计划。核心产业是钢铁和工程技术。合并后的公司粗钢年产量为3300万吨,排名全球第2,仅次于安赛乐,2002年9月27日成立了JFE控股公司。2003年4月1日,两公司实现全面合并。成立下属钢铁、工程技术、城市开发、半导体、研究开发等5个股份分公司。合并后共分3个生产基地。一个是以京浜(NKK)和千叶(川铁)为主的东日本钢铁厂;另一个是以水岛(川铁)和福山(NKK)为主的西日本钢铁厂;第三是知多制造所钢管生产基地。
新日铁联合阵营:新日铁在经济不景气的持续下,为了维持老大地位,不得不考虑新时期的适应对策。在NKK与川铁于2002年lO月正式成立合营公司前,新日铁也加紧了与其它公司的联合事宜商谈。2001年12月4日发布了与神钢合作的消息,11日接受了住友金属的合作要求,还有新日铁在板坯供应方面与日新制钢的合作。
至此,一个由4家公司组成的钢铁联合体正式形成。该联合体今后主要在半成品铁源的相互调剂供给、原材料的采购、物流的共用、设备的集中优化报废以及不锈钢的开发等领域进行合作,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收益,与JEF进行抗衡。新日铁除了加强国内的联合外,还抓紧了与国际上一流大钢铁公司,如安赛乐、韩国浦项、宝钢、台湾中钢等公司的联系与战略性合作。日本在钢材销售领域实行钢材代理制。日本钢厂的钢材95%以上是通过综合商社或专业商社(即代理经销商)出口或销售。各综合、专业商社又通过参股、投资方式控制钢材加工配送企业在国内销售;通过海外机构在海外市场进行销售,而钢厂主要集中精力放在生产及市场战略执行上。
日本钢铁行业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对用户的拜访,一般是由钢厂、综合商社人员(其海外机构)共同参加。在这种机制下,经销商不只是简单的买断钢厂的产品,还参加执行钢厂的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以及销售全过程。而钢材市场的价格风险,主要由钢厂承担,商社赚取的是佣金而非价差。这与国内买断式代卖的模式完全不同,市场风险完全由经销商承担。日本的代理制执行非常严格,贸易商和钢厂有一个固定的合作模式,这样的供给方式,没有人可以打破,任何用户要买货,不能直接从钢厂买到,钢厂只是生产厂家,从来不做销售,完全销售外包。同时,定价很合理,贸易商的回报非常固定,钢厂也有足够的利润,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