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搜索规则重大调整!

在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亚马逊的一举一动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近期,亚马逊搜索规则再次出现重大更新——“Amazon Haul”标签受推、产品相关属性的过滤标签上浮(这是重点)!

对于善于思考、重视运营的卖家来说,如果这些规则利用好,也许能在会员日大促前完成销量积累、排名提升,下半年实现爆单!

第一个变化在于,Amazon Haul(低价商城)专门经营20美元以下的商品,它那醒目的橙色标签已经从手机端扩展到了电脑端,现在稳稳地处在每个PC用户首页推荐位上!最近,不少卖家反映,在Rufus页面下,“Amazon Haul”的标签排名十分靠前,而且经常和Rufus符号一起出现。这种变化对卖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拿一位售卖蓝牙耳机的卖家来说,上周其电脑端加购率急剧下降了40%,这是因为竞争对手在Amazon Haul上推出了同款产品,价格恰好定在19.99美元,这一价格刚好触及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底线。

根据SimilarWeb四月的数据,电脑端用户为亚马逊贡献了35%的GMV,在这些用户中,有购买办公椅的上班族、配置游戏装备的硬核玩家等价值较高的客户。现在,当他们打开亚马逊时,首先看到的不是卖家精心优化过的Listing,而是Amazon Haul里极具吸引力的9.9美元包邮商品。亚马逊独特的算法机制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冲击。一旦Amazon Haul中的某个商品点击量上升,系统就会把同品类的常规产品挤到第二页展示。

鉴于这种情况,常规卖家有必要重新考量自己的价格策略以及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探寻降低成本的途径,从而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第二个搜索方面的重要变化在于,现在利用Rufus搜索关键词后,产品相关属性的过滤标签会始终悬浮在搜索结果页面的顶部。从积极的角度而言,这个标签为买家进行精准筛选商品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使得具备特定属性的产品能够更精准地被目标客户看到。

举例来说,当消费者搜索“鞋子”,并且借助“尺码”“材质”等过滤标签进行筛选时,那些有相应尺码和材质的鞋子卖家,其产品的曝光会更加精准,从而吸引到真正有购买想法的顾客,进而提高转化率。要是卖家的产品在某些属性上存在独特之处,像环保材质、创新设计等,由于过滤标签的上浮,这些优势更容易被买家留意到。

例如在搜索“保温杯”的时候,“真空保温”这个属性标签或许会吸引那些看重保温性能的买家,具备该属性的卖家产品就有机会收获更多的点击量和销售量。不过要注意的是,精准筛选会使卖家之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在同一个过滤标签下,同类产品将直接竞争有限的展示位置和流量,特别是那些热门的过滤标签,如“价格区间”“品牌”等;要是部分卖家的产品属性不符合热门过滤标签,或者没有被买家选择的过滤条件所涵盖,也会造成曝光机会减少,获取流量的难度增大。

这就表明,卖家必须更加精准地确定产品定位,优化产品属性,提升产品在搜索排名中的竞争力,不然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比下去。

如何判断是否在热门过滤标签下排进前3页?

1.运用ABA品牌分析报告:从卖家平台进入,路径为“品牌>品牌分析>热门搜索词”。先确定特定的搜索范围,接着输入搜索条件,像是产品相关的热门过滤标签或者关键词,这样就能获取按照搜索频率排名的热门搜索词报告。

2.借助第三方工具(以卖家精灵为例):它具备关键词收录功能,可以一键查找产品关键词的排名,还能对自己或者竞品的关键词每日自然排名和广告排名进行监控。设定好关键词以及相应的过滤标签后,就能查看产品在特定搜索条件下的排名状况。

3.模拟买家搜索:换用不同的浏览器或者清除浏览器缓存,然后以买家的身份登录亚马逊。在搜索框中输入与产品热门过滤标签对应的关键词,再逐个点击过滤标签,查看搜索结果页面。人工查看前3页的产品,看自己的产品是否在其中。这种方法很直观,不过效率不高,并且在关键词和过滤标签较多时,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4.对比竞品位置:挑选出多个同类产品中的标杆竞品,利用第三方工具查询它们的流量词,对比在热门过滤标签下的排名关系。要是竞品的关键词能出现在前3页,而自己的产品与竞品类似,那么就有机会出现在前3页;反之则表明可能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

发布于:2025-04-23 10:16:11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