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Temu平台会从卖家账户自动扣除关税”的消息在跨境圈内引发热议,许多卖家对此感到不安,尤其是那些全托管的卖家。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他们的利润本就微薄,若再被征收高额的关税,损失将不堪设想。但这一说法是否真实呢?
业内人士指出,此言论系谣传,Temu平台并不会自行代扣卖家关税。被误解的7.2条款,实际上是对去年半托管模式时已有条款的补充说明,并非新增的扣税内容。正值中美关税战的敏感时期,该条款被过度解读。
Temu早在2024年就已更新商家协议,明确要求卖家承担商品合规性责任及相应的税费。此次调整主要是完善半托管卖家的收入报税细则。网上流传的“5月2日关税新政,全托管卖家承担美区全部税费,从货款中直接扣除”之说,实际上是错误解读。
例如,如果您是半托管卖家,Temu会根据目的地国法规代扣代缴VAT,虽然这一部分税费是结算规则的一部分;而全托管卖家,由于采用了平台统一清关模式,税费早已纳入平台的成本中,结算也会依据各自的申报价进行。
受影响的主要是那些意图规避规则、走灰色渠道的投机者。这类操作在任何平台上都难以持久。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条款如此规定,平台会执行吗?答案是,很可能不会。平台用户协议的本质是保护性协议,其核心目的是为平台权益设立“安全护栏”。这些条款更多是法律层面的防御设置,而并非日常运营中的执行标准。
为确保所有发往美国的包裹在5月2日新政实施前完成清关,平台可能会设定一个“美区最后发货截止日”。考虑到从中国到美国的空运时间和清关周期,这个截止日可能设定在4月20日左右。针对这一时间节点,平台可能采取两种应对方案:
1. 美区全托管商品:根据申报价上调售价,以覆盖新增的关税成本。
2. 在T86政策细则明确前,暂时下架美区全托管商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5月2日后完成清关的直邮包裹,因成交价是基于关税新政前的定价,所以产生的关税差额,平台可能会启动代扣机制。这种情况属于特殊时期的临时措施,而非常规操作流程。
到目前为止,Temu平台尚未在任何官方渠道上发布“全托管模式下美国区段关税由商家承担”的政策声明。特别提醒卖家,务必以平台的官方公告和站内信通知为准,切勿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市场传言。如有疑问,建议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确认。
总之,平台的政策调整都会通过正规渠道提前公告,绝不会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突然执行扣费。在跨境电商行业政策频繁变动的情况下,应该保持理性判断,避免被误导。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经过为期一年的301条款调查,美方决定对中国的船舶及港口设备加征港口费和关税,大部分新措施将于今年10月中旬正式实施。
USTR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优势源于政府的深度干预,限制了外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市场化企业的公平竞争,影响了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威胁了美国的经济安全。
此次美国新政策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180天后,即2025年10月起)
1. 净吨位收费:对中国船东和经营者,按照在美国港口的每次航行的净吨位收取费用,费用标准将在未来逐步提高。
2. 集装箱船及汽车运输船特别费用:对运营中国建造船舶的运营商,按净吨位或集装箱数量收取费用,费用同样逐年递增。为了鼓励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针对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将根据运载能力加收费用。
3. 过渡期:新规生效后的前180天实行0费率政策,期间暂不征收任何费用,以平衡对美国出口商的潜在影响,并为行业调整留出时间。
第二阶段(2028年4月起)
为鼓励美国制造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将对使用外国建造船舶运输LNG施加有限限制,并逐步增加这些限制。
USTR还计划对港口起重机等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并启动公众意见征询程序,意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8日。
新征收的费用将用于振兴美国造船业,提升商用船舶的建造能力,以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USTR强调,旨在平衡政策的必要性及对美国出口商的影响,同时通过明确的政策信号引导投资流向本土造船产业。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多次阐明我们的立场。再次重申,征收港口费和提高设备关税等措施不仅损害自身利益,也会引发全球海运成本上升,扰乱全球供应链,实现的目标也不易达到。”
海运是全球贸易的重要部分,承担着从能源到日常消费品的关键运输职能。中国通过多年的政策引导和产业链发展,已在全球造船与航运领域实力强大。美国此次提高关税的举措,实质上是通过经济手段重构海运产业链的竞争结构。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