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家庭的车库和健身工作室里,一款来自中国的骑行台正逐渐成为运动新宠。
“历来骑行台市场由海外品牌主导,”THINKRIDER智骑创始人俞丽铨表示,但近年来国产品牌逐渐崛起,迫使海外大牌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尽管整体规模并不算大,但这说明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待挖掘。THINKRIDER的成长历程证明了这一点,2020年初进入跨境电商行业时,智骑的销售额仅为200万,到了2024年已达5000万。
“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在速卖通上达到1亿的销售额。”从销售配件起步,智骑凭借中国的供应链与跨境电商平台的支持,开始在欧美市场展开全球化布局。
什么是骑行台?单从外观来看,它是一个支架,用于支撑自行车的后轮,并通过阻尼系统提供阻力,以模拟室内骑行训练。俞丽铨表示,骑行台像是一条虚拟的骑行道路,让人无论风雨都能坚持训练。原本价格高达万元的骑行台仅限于专业运动员使用,而随着骑行爱好者数量的增加,它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俞丽铨在2008年以淘宝代销自行车配件切入户外运动市场,经过多年深耕,他早早接触到了骑行台产品。2015年,智能骑行台逐渐显露市场潜力,俞丽铨果断推出自品牌THINKRIDER,专注于智能骑行台的研发、推广与销售。
2019年,疫情使得居家健身成为热门,适用于家庭的小型骑行台迎来了发展机遇。THINKRIDER于2020年5月入驻速卖通,短短半年内,月销售额便从零迅速增长至数十万美元,订单量的增长让俞丽铨看到了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
与其他训练器材不同,骑行台是辅助设备,骑行者仍然使用自己的自行车。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户外骑行的真实感,THINKRIDER的电商负责人张寒秀说明,随着技术的发展,国产品牌的舒适性与耐用性不断提升,迫使国内品牌和厂商不断进行升级。
起初,中国骑行设备出海依靠的是价格和渠道优势。俞丽铨回忆,前些年国内商家借助供应链红利,通过生产贴牌产品销售海外,收益可观且风险较低。但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太久,随着低价竞争的加剧,市场逐渐饱和。自2023年起,他们明显感受到产品销售困难,利润逐渐下降,甚至出现工厂直接出货,影响了中间商的生存。
正是在2023年,THINKRIDER开始转型,从低端贴牌向中高端自研产品发展。俞丽铨指出,传统品牌价格普遍偏高,而中国供应链完全具备研发更适合大众的智能骑行台的能力。
到了2024年,THINKRIDER迎来了新的契机。俞丽铨提到,当时国际品牌的骑行台价格普遍在一万元以上,而国内品牌也在四五千元左右。THINKRIDER凭借对供应链的把控,推出了千元级智能骑行台,快速撼动了整个市场。之后推出的升级版X2 Max和2000元以内的电机直驱动骑行台均获得了市场认可。
俞丽铨解释说:“我们并不是在进行价格战,而是通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化,让高端技术惠及更多用户。”这种“技术普惠”的策略同样解决了海外市场消费者对高价专业设备的顾虑。
经过国产品牌的革新,高性价比的骑行台正在得到越来越多车友的青睐。“这几年骑行行业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众多年轻人涌入市场,他们对新产品、新功能充满好奇和兴趣。”速卖通的骑行行业负责人补充道。
“2023年10月至12月间,我们的出货量接近5万台,预计2024年销量将实现6倍增长。”张寒秀表示,由于产品火爆,智骑一度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线上产品只能接受预售,销售期也长达1个月,但仍有许多消费者愿意等待。
俞丽铨提到,THINKRIDER的目标是专注于中高端品牌,凭借中国的供应链、研发和技术优势,达到规模效应,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后,推出的产品能以竞争力的价格面向海外市场。
价格只是表面现象,THINKRIDER不仅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而且保证了合理的利润。THINKRIDER正在通过强大的产品力重塑海外用户的价值认知,这种产品力不仅体现在硬件上,也包括相应的软件。
速卖通的骑行行业负责人提到,海外消费者在购买骑行台时通常需要支出更多,但未必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而国内的运动户外产品,已融合了智能、电子以及互联网技术。
当消费者追求智能和科技感时,他们同样重视产品的软件社交功能。俞丽铨表示,THINKRIDER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尤其是在软件开发上,仅在软件上的投入有时比硬件还多。“虽然软件不直接盈利,但我们希望用户在使用足够多的线路后留在我们的平台上。”目前,THINKRIDER的软件上有上万条线路,许多线路由国外用户自行上传,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户外运动长期以来被视作小众且专业的品类,难以实现规模化。但近三年来,获得丰富经验的品牌逐渐在国内市场潜力显现,开始向海外输出产品和骑行文化。这些品牌通过不懈努力,快速打破了海外品牌的垄断,短时间内中国品牌取得了显著市场份额。
在“中国品牌的崛起”背景下, 该行业开始拥有自己的定价权。
骑行台市场依然有相当大的空间。速卖通的行业负责人指出,全球户外电商市场规模庞大,且始终处于快速增长。他们发现,规律性参与户外运动的人群比例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超过50%,甚至达到80%。
中国品牌正在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和路径。张寒秀表示,骑行兴趣圈一旦形成口碑传播,销量将迎来爆发。“THINKRIDER做了大量前期备货,同时与平台合作推出新营销策略,与多个国家的网红合作,复制国内成功的经验。”
“中国产品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和研发能力,现在出海的条件已具备,所欠缺的只是宣传。”俞丽铨提到,海外用户对中国品牌的认知相对薄弱。速卖通为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助他们进行品牌曝光和产品推广。
跨境电商平台如速卖通提供了针对品牌商的全链路出海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品牌应对海外认知度低、推广成本高等难题。很多商家在跨境电商领域切入细分领域,借助研发创新实现了销售额的快速提升。
随着电商行业的演进,许多之前专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开始着眼海外市场。俞丽铨透露,THINKRIDER决定在海外电商领域加大投入。今年,他们已备存数千台骑行台,资金投入达2000万元,目标是在今年实现1亿元的销售。
俞丽铨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连接1亿用户。”这场“1亿”的市场战役,或许将成为国产品牌成功打开海外市场的经典典范。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