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暴涨125%,跨境电商首批受害者现身!

美东时间 2025 年 4 月 9 日,特朗普宣布将中国商品关税从原本的 104% 提升至 125%,同时宣布对寻求谈判的超 75 国家和地区暂停加征关税,这波猛增直接冲击了跨境电商行业,也带来了连锁反应,现对此进行分析。

1、亚马逊取消来自中国的订单

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计划对包括中国、越南和泰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关税后,亚马逊多家供应商的沙滩椅、滑板车、空调和其他商品订单被暂停。订单取消的时间没有任何预警,除中国外,这家电商巨头还取消了越南和泰国供应商的订单。

长期以来,亚马逊采用“直接进口订单”模式,从制造国批量采购库存,支付关税后运往美国仓库,凭借此模式以低于供应商的价格进口商品。然而,关税政策的变动使得这一模式难以为继,成本负担极有可能转嫁给供应商。对于90%客源自美国的供应商而言,订单量的直接减少犹如一记重击,严重冲击了整个供应链。

2、美国严查经加拿大、墨西哥转运的货物

为防止货物承运人通过在加拿大或墨西哥停靠港口,再经陆地边境运往美国来规避港口维护费等费用,美国出台了严格的监管措施。所有通过船舶运输的外国原产货物,在美国入境口岸必须接受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入境检查,以确保安全并收取各类税费。若货物首先通过船舶抵达北美,在陆地过境国内陆地点接受检查后运往美国,只要货物状态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还需加收10%的服务费以补偿额外成本。

3、跨境电商、外企裁员

美国关税政策对国内跨境电商公司造成重创,订单和出货量受损严重。一些公司调整员工作息,派遣工甚至直接结束工作。某服装跨境公司因关税成本增加,不得不裁员40%,并关闭美国团队。另一家居用品企业也裁员25%,将客服、物流等部门外包至东南亚。不仅如此,部分外企也纷纷裁员。

4、成本大幅度上升,原有模式受冲击

依赖低价冲量的卖家,尤其是受影响的跨境平台,受到冲击。原本售价5-10美元的商品,由于关税和物流成本的上涨,难以继续维持盈利,部分卖家甚至已决定关店。大卖家凭借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化可能分摊新增的成本,但资源有限的小卖家可能难以应对高额关税和运营成本,面临生存的挑战。跨境电商行业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

以上是对美国关税暴涨的分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和讨论!

发布于:2025-04-11 11:57:52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